第六章 死穴·伤不起的伪命题(8 / 8)
管项羽对这个伪命题一千个不满意,对熊心一万个看不起,但他最后作决定时,能够先向熊心请示,说明项羽还是有良知的。最起码在他内心深处,还是把承诺当回事的。从这点看,项羽也算得上一个重信重义的真男人了。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值得钦佩和尊重,可玩政治就不行了。政治上的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政治上的承诺也不一定是真承诺,所以项羽注定要为之纠结,为之困扰,最后吃亏的只能是他自己。刘邦就不一样了,他在这件事上坚持,并不说明他就是一个信守承诺的人,因为这件事对他有利。只要是对刘邦有利的事,他是不管承诺不承诺、道德不道德的。这一点在刘邦今后的生命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说项羽不懂政治,从他尊熊心为义帝后,分封天下的事中也能看出来。项羽分封,是以战功多少为依据的,对六国尊奉的那些王族后裔并未照顾。这个按说是不错的,没有人情,全看战功。然而,这恰恰是项羽不懂政治的表现。因为政治是讲人情的。不讲人情,是需要用不讲人情来掩饰不可告人的目的。犹如你打点好了上司,在提拔你的时候,他会站在一个很高的高度来对你进行评价,而不会说你礼金让他有多兴奋。
项羽这样分封,只会让一些二线领导,也就是带兵打仗的那些人信服,而不会让那些六国的后裔满意。其实,既然这帮人立了六国的后裔,项羽真要分封这些后裔,这帮人也不会有意见的。而且,按战功分封,也很难统一标准,因为谁都不会觉得自己出力比别人小,而封地却有好有坏,有大有小,如此一来,便埋下了矛盾的隐患。后来陈馀的反叛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项羽只会按照自己的意志和想法去做,他活得真实,是个顶天立地的男人,却不是一个好的政治家。在心机与狡诈充斥的政治舞台上,他注定会失败的。他唯一能得到的,也许就是因为他的真实,而受到后人的崇敬,仅此而已。然而,这种真实,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所在,才是我们所需要和提倡的。
人们总是喜欢研究政治上的手腕,对那些心机和狡诈发出由衷的赞叹,这是人的虚荣心和欲望在作怪。其实,政治是很残酷的,还是躲远点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