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当项羽遇到刘邦 > 第一章 性情·话里乾坤

第一章 性情·话里乾坤(3 / 4)

马屁,有酒喝、有肉吃、有妞泡也就满足了,这些对他来说已算是奢侈了。皇帝那事儿离他太远,况且人事变化瞬息万变,能保住这个泗水亭长就不错了。

项羽当时也没想到要当皇帝,或是成为后来号令天下的西楚霸王。那是后来随着事态的发展水到渠成的事。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的话,其实就是一时之愤,而且他说话的重点在“取”,而并没有期望要“代”,没有想除掉秦始皇后自己去坐他的位子,他只是不想让秦始皇在那个位子上优哉快活,他看着长气。

虽说是简单的一句话,却也像“怎么看”和“怎么办”一样,一字之差,谬以千里。项羽和刘邦在彼时情景的说话,应该是二人内心情结的一种完全流露。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差别。

第一,二人目的不同。

项羽要的是结果,刘邦做出的是规划。或者说,项羽是要夺天下,刘邦是想坐天下。

项羽的取代,强调的是一种手段,是一个实现目的的过程。这注定他会用铁血手腕去征服世界,也注定他在做事时甘于冒险。在他看来,武力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所以当刘邦向他示弱时,他会毫不怀疑刘邦的动机,因为他觉得自己足够强大,有着足够的威慑力。

刘邦的艳羡,则是人生的一种目标,是一种很平和的向往。这种平和注定他会稳扎稳打、按部就班,不会轻易冒进。这种循序渐进会转变成机智,遇事能以柔克刚;也会让他头脑清醒,凡事避其锋芒,做出暂时的妥协。刘邦先入关,按照楚王熊心的约定,他该理所当然地称王,可是面对项羽的霸气,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因为他清楚自己还不是项羽的对手。

第二,刘邦比项羽成熟。

在处事上,刘邦肯定比项羽要成熟、老道。项羽直来直去,有啥说啥,想啥做啥。从项羽义愤填膺、不管不顾的说话中,已然证明了他的不成熟。刘邦则会将心里的渴望埋藏起来,等时机成熟了,再拿出来熨平。事情说起来简单,里面却有曲折、有包容、有妥协,不会如项羽般是一条笔挺的直线。

第三,项羽比刘邦压力大。

抛开两人后来的发展,单就这两句话来说,刘邦的话更现实些,话里没有任何负担,说说就算了,最多是晚上睡不着或是灌点黄汤的时候,拿出来回味向往一下,想象着自己替代秦始皇去坐豪华车驾的情形。项羽则不然,他心机沉重,那话是真往心里去了,以后每每想来都会如鲠在喉。

【5.差别来自哪里】

相同的情形,二人为何会表现出如此大的反差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分析:

第一,年纪的差别。

从年纪上讲,刘邦比项羽大二十四岁,项羽说这话时二十出头,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刘邦见到秦始皇应当比项羽早,就算是秦始皇刚登基时被刘邦看到,那年纪最起码也比项羽看到秦始皇时大十一二岁,也是三十好几的人了。

有人对此不服,会举出若干少年老成或者年轻有为的鲜活例子,这个我承认,也很佩服,但这也只能说明智力和用功程度上的差别,莫说这种差别不会太大,就是大,它也代替不了人的经历和经验。一个人的经历和经验不是单纯靠智力和用功解决得了的,尽管有时它们能起到促进作用。人生每个阶段都不尽相同,你不到那个年纪,你就永远不会做出那个年纪的事。所以从年纪上讲,刘邦比项羽要见多识广,也注定他不会像项羽那般口无遮拦。

第二,身份的差别。

大家有个误解,以为项羽是贵族出身,刘邦是个泼皮破落户,所以项羽气质高贵,刘邦无赖到家,或者说项羽比刘邦素质高。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全对。素质看表现在哪里,看品质,项羽肯定比刘邦高,刘邦喝酒逛窑子,作风不敢恭维;看诚信,项羽也比刘邦高,刘邦身上分文不带就敢去喝人家的蹭酒,这事项羽无论如何是干不出来的。但要论政治,项羽就不如刘邦了。项羽家底再厚实,祖宗再荣光,也不过是个富二代、官二代,他本人仍属于无业游民之列,没有什么具体的营生可干。那刘邦再不济,也是个底层公务人员啊,耳濡目染,政治素质肯定比项羽高。所以见到秦始皇,刘邦会说羡慕的话,而项羽则只会说反动的话。

第三,情感的差别。

项羽对秦始皇只有恨,因为他觉得秦始皇抢了他的威风。项家世代为楚国将军,爷爷项燕更是楚国的柱梁,衣食无忧、受人尊敬。在击退李信的二十万大军之后,项家也达到了荣耀的顶峰。但这种光鲜维持得太短,王翦六十万大军压境,项燕兵败后自杀,项家从顶峰跌落到谷底。从风光到落拓,这个弯儿项羽不是一下子能转过来的。

家族的荣耀相去未远,挥之不去,这就成了项羽心底的一个死结。犹如一个失意的官员,总是回忆自己过去的威风一样,在谈笑风生的表面,深埋着失落和沮丧的遗憾。尽管项燕死时项羽才十岁,记忆可能有些模糊,但叔父项梁却是记忆犹新的,他未必不会将他的那种情绪传递给项羽不是?项家落到这般田地,都是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