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得知千载上(1 / 6)
陆寄风不想理会炉外任何动静。就这样练了不知多么漫长的时光。
有一天,陆寄风又听见炉外的声音,是弱水道长在念诵经书,陆寄风近来已经不必管身上的真气怎么运行,也能自动走起,他无法再专心想这根本不用想的事,所以有时也改为练练灵宝真经,已经完全烂熟,无聊之感又再度出现。
陆寄风侧耳听着弱水道长念的经书内容,其中几句就是上回他所念的那一部上清含象真经,陆寄风索性把它听完,这次听了两三遍,就完全记住了。
陆寄风出声道:「我记着了,你不必再念了。」
声音一出,自己就吓了一跳,他发现自己的声音十分低沉沙哑,好像不是自己的。
弱水道长的诵经声乍然停止,一会儿,弱水道长才惊呼道:「是你吗?陆道友?」
陆寄风用力咳了两声,道:「是我……」声音还是那么低沉奇怪。
弱水道长说道:「你……你声音不一样,啊,对啊,也该不一样了,这三年来……」
陆寄风道:「三年来?什么三年来?」
弱水道长说道:「你已经在炉里三年半了。从三年前起你就不说话,我以为你死了,十分担忧,可是真人说无妨,叫我每天依旧来这里传你真经。」
陆寄风大惊,自己已经在此三年半,可是感觉好像只有几天。这样的话,也许十年很快就会过去,百年也只是一瞬间的事而已。
陆寄风登时感到没什么难熬的,便说道:「这三年来,道长你天天来吗?」
「是的。」
「我好像完全没有感觉呢!」
弱水道长笑道:「神游物外,不为形累,你身在炉火尺寸之地,心灵已出于尘世之外,真是令人羡慕!」
陆寄风太久没说话,一时也想不出如何应答。弱水道长又道:「这三年,真人要我天天上寻真台教你上清含象真经,其实也是要我利用这里的天然苦寒之地,加强自己的内功修为,我的功力已复元了一成,真人真是用心良苦啊!」
陆寄风「嗯」了一声,依然不答,弱水道长笑道:「太久没与你说话,我就啰嗦了这么多,真是可笑!你把方才的经书内容都记住了,哪儿不懂?」
陆寄风想了想,道:「何谓三戒、五渐、七阶?」
弱水道:「这是序文里的内容,你可以直接跳过这个阶段了。」
陆寄风道:「可是我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你还是让我解惑吧!」
弱水道:「是。三戒为简缘、无欲、静心。这三戒一般人不容易练成,因此又有了五渐之法,以教人顺从三戒。这五渐分别是:斋戒、安处、存想、坐忘、神解。这五渐你也早就完成了,所以根本就不需要以七阶来实行它。这七阶是完成五戒的方法,分别为:信敬、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
陆寄风道:「我得道了吗?」
「还没有,可是你已经在朝着得道之路上修炼,所谓『神与道合,谓之得道。』等真人说你可以出来之后,也就是真正得道之时,那时你便能蹈水火而无害,对日月而无影,存亡在己,出入无间。」
陆寄风似懂非懂,而这部上清含象经,乃是司空无所创写,内容大幅超越了当时的道门修炼法门,就连弱水道长都在这三年的背诵中,进展飞速。从前道门只以清心寡欲、胎息为修炼之道,司空无却想出炼养「虚气」,融合儒家正心诚意,与佛家禅静、定慧的功夫,开创了新的境界。
可是举世之中,没有人能理解。就算陆寄风天生机缘,也只能依言而行,无法体会这其中的要义。这套理论,得经过整整三百多年后的盛唐,才有人能懂,而将之发扬光大。
司空无作为一代宗师,早已算出这层,就算当世并无知音,他也看开了。
陆寄风依照上清含象真经的内容练去,这部真经处处深奥之极,有时连弱水都难以回答,而要下寻真台去问司空无,来回解问之间,又过了两三年。
弱水道长自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近六年来修研上清含象真经,也只练不到第一层,这部真经一共有九层,自己花上五十年,或许可以练上三层,已足以睥睨天下,罕有敌手——除了陆寄风与司空无之外。
一天夜里,陆寄风正在修炼上清含象功,突然有人说道:「陆寄风,你练了多少了?」
陆寄风一听这声音,胸中一震,那是司空无!司空无居然亲自来到寻真台。而除了司空无以外,身边竟还有一人的气息,此人的气息修为虽逊于司空无,却也已根基甚深,不是凡夫俗子可以比拟。
陆寄风心中暗疑道:「跟在司空无身边的人是谁?难道是七子之一吗?」他很快地想了想,疾风道长已逝,灵木道长重伤未愈,烈火与惊雷道长的气息都较重,不似此人若即若离、似有似无,最接近之人便是停云道长。
陆寄风回应司空无道:「我练到第三章而已。」
「是吗?」司空无对身边之人道:「你为我护法,不得大意。」
那人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