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重新安排及叶山(3 / 6)
一次性电池,能够储存大量各种形式的能量。
只不过,李轩并不准备充能出手,只是卖充能前的外壳而已。
这东西在位面农场的售价不高,未充能的储能器每一个只能卖到三百金币而已。
不过,它有一个其它高价物品无可比拟的优势,便是没有销售限制,需求量还极大。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它仅比地球科技先进了数十年而已。
李轩准备花去千万金币购买其全套技术以及生产线,交给基地的人员进行批量生产。
这东西的技术含量不高,所需要的原材料也很普通,只不过对人手方面的要求颇高罢了,有不少步骤是没办法在普通生产线上完成的,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方能进行。
或者,有人舍得花费上亿金币购买一条全自动最先进的生产线。
即便如此,其生产速度也同样比不上人手。
这正是李轩看重的原因之一了,因为地球啥都缺,唯一不缺的,便是人手了。
按照李轩的计划,如果海底基地步入到第二阶段,不仅能够实现自给自足,甚至还能让李轩拥有另一条赚金币的财路。
如果赚钱足够多的话,那么李轩征服地球就更有必要了。
根据计算,一条生产线售价八百万金币,需要至少至少两百人进行操作,一千人是上限。
如果是两百人的话,在材料充足的情况下,一条生产线一天十二个小时能够生产六十个储能器,以三百金币一个的价格出售,六百个便是一万八千金币。
而如果是一千人的话,生产速度会翻好几番,一条生产线一天能够生产出至少两百四十个储能器。
虽然效率相应降低,但却不需要再购买一条生产线,增加操作人员即可。
两百四十个储能器,每个三百金币,便是七万两千金币。
每天能赚七万两千金币,每个月便是两百一十六万金币,只需要十个月便能回本了。
两百多万金币虽然不多,仅相当于一个代理而已,但这却是一个没有销售限制的商品,只要拥有生产技术和生产线,以及拥有足够多的人手,便能够赚更多的钱。
如果李轩花费八千万金币购买十条生产线,安排一万个人的话,那么一个月便能多赚两千多万金币。
而如果是十万人呢?百万人呢?千万人甚至是上亿人呢?
这个李轩早在拥有海底基地之前便计划过了,只不过在陆地上除非曝光出去,否则真没办法实现。
因为这生产线实在是太长太大了,极易引起他人的注意。
李轩要求不高,地球上六十亿人口,他只雇十亿……
十亿人,五十万条生产线,两班轮流制,每天开足马力生产上二十四个小时,那么每天都能给李轩带来七百二十亿金币的收入!
多美好的梦想啊!
实现这一点并不难,前提是,拥有自己的国土和国民,拥有足够的钞票进行雇佣,并且拥有足够强大的军事力量,令其它国家不敢有任何杂念!
或者是,把地球纳入私人口袋……
这点,也是李轩一直执念想要征服地球的其中一个原因。
另外,还需要拥有足够的金币购买那么多条生产线。
这点不着急,一条一条慢慢增加即可。
如果把地球建造成自己的大本营,那么李轩就拥有绝对的信心去闯荡其它位面了。
不过,这一切还得先在海底基地实现,而这一切的根本,是那些能够掌握这些生产技术的科学家。
科学家方面,李轩准备在送李逍回美洲时,先签订几个试试。
比地球先进几十年的技术,即使有详细的资料,也未必能参透。
这是一项风险投资,失败的话,李轩则会损失一千多万金币,成功的话,那将获得极其丰厚的回报。
也正因为未必能成功,所以李轩踌躇了不少时日,一直到自己月入千万金币时,才最终下定了决心。
特别是亚特兰蒂斯那座宝库,让李轩更是舍得这么豪赌一把。
春节一过,李轩又前后忙碌了十来天,把一切都安排下去之后,才独自乘坐着飞行器前往欧洲。
李逍早在春节过完便要求大哥李轩带他回美洲了,原因是要打球。
所以,李轩雇佣科学家的计划暂时搁浅。
此行前往欧洲,李轩并不是要解决掠夺者,而是担心光脑会因为时间太长,而判定掠夺者此次掠夺任务失败,从而再放出下一任掠夺者。
这是李轩不希望看到的,毕竟他好不容易才掌握了局势。
来到欧洲之后,李轩在西面临近埃及的一个国家安顿了下来,距离他原先解决那些掠夺者的国家,有好几百公里远。
选择这里,一方面是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另一方面,是因为欧洲已经被这些掠夺者闹得人心惶惶了,必须要换地方才行。
非洲,根据李轩先前的测试,其上也拥有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