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章 高原血玉(2 / 4)
对这桩生意并不在意的样子。
这时,小赵开口道:“这是一笔大生意,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决定的,大家先好好考虑一下再说吧。”
“是的,现在也快到春节了,这事先放一放,等年后再商量也没关系。”陈老板点头表示同意。
“那好,不过在这之前,我得先看一看那人的实力。”孟子涛说。
陈老板脸上一笑:“你放心好了,后天,我就带你去见他,到时你就知道跟他做生意不会亏。”
“好吧,希望如此。”
孟子涛伸手与对方握了起来,两人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心里则各怀心思。
接下来,孟子涛刷卡付钱,虽然其中有一件瓷器有问题,不过算下来,他也没怎么亏。
孟子涛在离开之前,说道:“后天我去的话,会带一个人,应该没关系吧?”
陈老板问道:“什么人?”
“我的保镖。”孟子涛说。
陈老板并没有奇怪:“这到没问题,不过安全方面你其实不用担心。”
“别误会,主要是我的保镖有事,坐了下一趟飞机。”孟子涛解释了一句后便告辞离开了。
等孟子涛走了之后,陈老板又拿起孟子涛的名片看了看,这才对小赵说:“你是怎么遇到他的?”
小赵把先前遇到孟子涛的情况讲了一遍:“这人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陈老板说:“看起来是没问题,不过该调查的还是要调查,别因为疏忽出了问题。另外,老大那边就由你去说吧。”
“好的。”
……
另一边,孟子涛的心情很不错,他没想到这么快就迈出关键一步,看来找到幕后黑手,指日可待了。
因为时间还早,孟子涛打算逛逛古董店,看看这里和旧金山相比,有什么差别。
纽约是一座文化艺木城,这里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在纽约,天上掉下块砖头,不是砸到银行家,就是砸到艺术家。”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艺术在纽约蓬勃发展开来。过去50年间,哪怕在经济衰退时,也不断有全美和全世界各地的艺术家被吸引到这个城市,令其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艺术之都。
世界上各种肤色的人来这里追寻着他们的艺术之路,因此也延生出和艺术相关的商业,当然,古董生意则是一门古老的生意。
纽约做古董生意的商人多数是犹太人和华人,古董店选址又讲究老传统,比较集中,开在老区域,不轻易搬迁,往往一传就是几代人,所以单凭一张几十年前的老发票寻找原先的老店没准也能寻得着。
孟子涛来纽约之前做过一些功课,比如对纽约比较熟悉的舒泽问过一些有名的老店,至于舒慧洁,她虽然比舒泽更熟悉纽约,但让她介绍靠谱点的古董店,那就有些强人所难了。
孟子涛用手机查了一下他现在所在的方位,正好一个叫清玉斋的古董店离的比较近。
清玉斋,从名字上就可以知道,这家店是以玉器为主,而且舒泽跟他介绍说,这家店的东西都比较不错,但是有个问题,东西都比较贵,而且贵的还挺离谱。
比如说上回舒泽去这家店里看到一块明代的玉佩,雕工都比较精湛,他很喜欢,就问价格,没想到店家开价二十万,而且还是美金,而这样的玉佩在国内连不到二十万RMB的价格就能买到。
当然,这只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可能店家的判断出了问题,里面也有一些物廉价价美的东西,只是需要眼力发现,还需要一点点运气。
走进古玩店,首先这里的装修确实比较贴近“上层”风格,会让人觉得这里的东西不一般。
其次,店里的人很少,只有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外,以及一位三十多岁的青年在欣赏店里的商品。
另外,店里只有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坐在柜台后面,看到孟子涛进来,他只是看了一眼,就又做自己的事情去了。
孟子涛自顾自地看着柜台里和玻璃厨柜里的玉器,还别说,确实都是精品玉器,但上面标的价格也令孟子涛咋舌,难不成走上层路线就必须开出天价,真当那些老外都是傻子不成?
孟子涛暗自摇了摇头,正在这个时候,那位外国老人来到他的边上,问道:“先生,您是华夏人?”
“是的。”孟子涛礼貌地问道:“请问有什么事儿?”
老人道:“哦,请问您听说过血玉吗?”
“听说过。”
“那么您知道,血玉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吗?难道真的是用尸体的血泡出来的?”
孟子涛微微一笑:“这个事情其实并没有公认的答案,有的说,血玉的形成和尸体有关,当人落葬的时候,作为衔玉的玉器,被强行塞入人口,若人刚死,一口气咽下的当时玉被塞入,便会随气落入咽喉,进入血管密布之中,久置千年,死血透渍,血丝直达玉心,便会形成华丽的血玉。”
“但这种说法有许多人反对,说是血液会凝固氧化,所以并不会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