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回家准备(3 / 3)
老婆不小心摔断了腿,你也知道他家的情况,父母身体都不好,常年吃药,一家都靠他们夫妻俩的工资生活,现在缺了一个劳力不说,还要治疗费用,就更吃紧了。于是我就想到了这个主意,怎么着,开水果店也比他们夫妇俩搞个卖菜的流动小摊赚的多吧。”
孟子涛点头道:“嗯,我没意见。”
孟舒良高兴地说:“好,那我明天去跟他谈吧。”
一家人又闲聊了一会,见时间差不多了,就回各自的房间休息。
孟舒良拍了拍额头:“哦,对了,老魏上个礼拜,又跟我说起龙鱼的事情。”
孟子涛说:“怎么,他还没有死心呐?不过就算他不死心也没办法,他又买不起。”
孟舒良摆了摆手:“不是,他告诉我咱们省里有人组织了一场龙鱼比赛,想问你有没有兴趣参加?到时如果得了冠军,你这条龙鱼的名气就大了。”
孟子涛笑道:“您想不想参加?”
“我无所谓。”
话是这么说,但孟子涛能够看出父亲有些意动,估计是想去见见市面,于是问道:“比赛是什么时候?”
“放是下个月20号吧。”
“好,我安排一下,没事的话,咱们一起去。”
“我就不去了。”徐苹对此不感兴趣。
“妈,一起去吧,权当旅游了。”
“就是,你一个人在家有什么意思。”
“你如果带上婉奕,那我也一起去。”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
……
第二天,大军驱车带着孟子涛来到古玩街,除了多了两个地摊之外,一切不出意料都没有发生变化。
说起来,在古玩市场逛地摊也有窍门,不是每个摊都要蹲着细看,只要用眼一扫,如果地摊比较大,东西多,有时还满满当当地会占两个摊位,在这样的摊位前就不要耽误工夫了,因为这样的位置往往多是假货占了绝大多数。
如果看见一个小摊位上东西不多,而且能有几件真东西,那么不要管这几件真东西价值如何,都要注意看看,因为这里可能有好东西。
有了这个窍门,就算是在京城潘家园那个偌大的市场,孟子涛也能够很快地就转完了。
这两个新增的摊位正好是这两种情况,其中一个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商品的摊位,孟子涛只是随便扫了一下,发现都是一些骗骗新手的赝品,他就没了兴趣。
而另外一个摊位,就只有一二十件玩意的摊位,孟子涛则驻足打量,半晌,他就看见这个地摊上摆着一块很不起眼的带齿牙玉片,上面包裹着尘土,在孔壁周围还隐约带有一些褐红色的泥土痕迹,显然出土后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注主意。
孟子涛可以从形状上判断,这很有可能是一件商周时期的玉璇玑。
玉璇玑从宽泛的定义上看都属于玉璧,是玉璧的延伸又赋予其新的形式和内涵,且在玉器史上存在的时间相对较短,出土数量极少,至春秋战国时期逐渐消失。
璇玑的称谓见于《尚书·禹贡》:“璇玑、玉衡,以齐七政”。清代大学者吴大瀓认为:“玑、衡者,玑为转运,衡为横箫,运玑使动于下,以衡望之,是王者正天文之器。汉世以来,谓之浑天仪者是也”,将玉璇玑视为天文仪器。
目前,众多学者纠正了其用途的讹传,因其形似玉璧而称谓牙璧。带齿牙的玉璧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遗址中,齿牙多为三齿。
商周时期的玉璇玑外形作顺时针旋转状,内孔很小,有三个或四个齿牙,而这件玉璇玑有四个齿牙,玉为青白玉,质地看起来还算不错,有褐红色沁,中有孔,边缘有四个向同一方向旋转的凸脊,打磨的十分光滑,算得上精工细作。
孟子涛发现这件玉器的沁色是从外向内渐淡的,即使局部一点在阳光的照射下,也能看到深浅不同,这次是仿品所难以达到的直观标准。
另外,沁色零星而斑驳,颜色变化丰富,局部左右两块较大面积的沁色斑深浅有变化,另外沁斑显然在玉内,与仿沁的颜色浮在表面正好相反,根据这些特征,可以判断出这件玉璇玑的沁色是没有问题的。
接着,他又研究了一下玉璇玑的工艺,符合商代的工艺特征,而且是纯手工制作,没有一点机器打磨的痕迹。
综上所述,就算没有使用异能,孟子涛也可以肯定这是一件真品,虽然这件玉璇玑玉质确实算不上太好,但玉璇玑出土本来就少,能够找到一件真品可不容易,孟子涛当然不可能错过,于是,他直接问了价格。
摊主要价80块钱,孟子涛还价50,摊主就高高兴兴地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