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买礼物(3 / 4)
连忙询问价格,店家给的价钱很合理,孟子涛也都全要了,他准备把三刀送给师傅的朋友,剩下一刀就自己用了。
钟锦贤收起手机,笑眯眯地说道:“子涛,能不能帮我写句名言?”
“没问题,回去之后我就帮你写。”这么简单的要求,孟子涛一口答应了下来。
钟锦贤嘿嘿一笑:“别回去了,就在这帮我写吧。”
“怎么这么急?”孟子涛有些奇怪。
钟锦贤解释道:“这是萌萌为她的一位宝岛的叔公求的,她叔公马上坐飞机要回去了,所以特别急。”
孟子涛说:“既然这样,她怎么不早点说?”
钟锦贤耸了耸肩膀:“这丫头说刚刚才想到。”
孟子涛笑着摇了摇头:“她有没有说要写什么名言?”
钟锦贤说:“就写‘宁静致远’这四个字,尽量大一点。”
孟子涛说:“字要大一点,用生宣比较好。”
钟锦贤对着店家问道:“老板,你这有好一点的生宣吗?”
店家介绍道:“我这最好的熟宣是红星特皮,必须四刀一起买,最少两万。”
生宣按参皮比例的不同又分别称棉料、净皮、特皮(特种净皮)。
其中,棉料是指原材料檀皮含量在40%左右的纸,较薄、较轻,一般用于书法;净皮是指檀皮含量达到60%以上的,适合花鸟之类的小写意;特皮是指原材料檀皮的含量达到80%以上,主要用于大写意。
一般来说,皮料成分越重,纸张更能经受拉力,质量也越好。对应使用效果上就是,檀皮比例越高的纸,更能体现丰富的墨迹层次和更好的润墨效果,水墨感超强,越能经受笔力反复搓揉而纸面不会破。
这或许就是为什么书法用棉料宣纸的居多、画画用皮类纸居多的原因之一,当然并不是不能用净皮、特皮纸写字,而是棉料宣纸已经基本能够满足书法的需要了。
孟子涛说道:“其实,用净皮就可以了,特种净皮有些浪费。”
钟锦贤大手一挥:“没事,送人嘛当然要拿最好的,掌柜,你去把纸拿出来吧,钱算我头上。”
店家微微一笑,没一会就把宣纸拿了出来。
宣纸也是有尺寸大小的,店家拿出来的是六尺特净生宣,同样也是有些年头了,孟子涛看了觉得特有物值。
“掌柜的,麻烦再帮我拿支好一点的湖笔来。”
“90年的湖笔可不可以?”
“没问题,另外,你这有墨锭吗?”
“有。”店家说道:“不过,我实话实说,墨锭依年代和质量,价钱相差很大。”
钟锦贤直截了当地说:“别麻烦了,直接拿一套和纸差不多价位的过来吧。”
店家有些犹豫:“这……小兄弟,恕我冒昧,这样的墨可是用一点少一点了。”
孟子涛马上明白了店家这番话的意思,无非是怀疑他水平不够,配不上用这样的好墨。说实在的,店家这个表态看着有些多管闲事,但孟子涛却很欣赏他这种对东西的热爱比赚钱重要的态度。
而且,孟子涛也觉得用品质好一点墨就差不多了,不一定要用这么好的墨,不过,钟锦贤却不同意,一定要让店家把墨拿出来。
店家见劝说不见效,心里有不把墨锭拿出来的打算,不过他能看得出钟锦贤应该不是好惹的人物,为了不想麻烦,他还是把墨拿出来。
另外,孟子涛还要了几块五六十年代的墨锭,用来作为礼物。
孟子涛打开墨盒,只见里面放着的是清代制墨名家詹大有制作的四块玉堂墨,市场价值在一万八左右。
之后,钟锦贤又做主想要给孟子涛选一方端砚,不过被孟子涛制止了,他自己选了两方价值四五千的砚台,一方送给师傅的朋友,另一方他自己平时使用。
问店家讨要了一些清水,钟锦贤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动手:“子涛,我来帮你研墨。”
孟子涛笑着问道:“你知道怎么研墨吗?”
钟锦贤说道:“倒水进去研不就行了吗?”
“你个二货,给你研墨墨锭都要毁了。”孟子涛笑骂着把钟锦贤推到了旁边。
“怎么,难道研墨还有什么讲究啊?”
“你这不是废话吗?”
孟子涛稍稍在砚台里面倒了一点水,接着边研墨边说道:“老话说,轻研墨,重舔笔。轻研墨,指的是不要急躁,不要重力压墨锭。要将墨锭研磨面平置砚面,用力均匀,速度均匀,一个方向研磨。这样研出的墨汁细腻好用。”
“另外,放水时,一次不要放好多,先放少量水,墨汁有一定浓度后,再根据需要量添水。直至研磨的墨汁够你一次使用完。因为如果一次放水足了,研磨时容易溅起或者晃出,等有一定浓度再逐次添水,就避免了这个问题。”
看着孟子涛熟练的研墨,旁边的店家稍稍松了一口气,至少从孟子涛的手法来看,他应该是有一点水平的,应该不会把墨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