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捡宝生涯 > 第503章 比书法(中)

第503章 比书法(中)(4 / 4)

练习书法上?”

“哼!就是,这人说的好听,还不是花花肠子太多……”

在议论声中,周子驹问道:“哦,你想写哪个字?”

孟子涛对议论声充耳不闻,说道:“就写‘永’字吧。”

秦老眼前一亮:“好,‘永’字好啊!”

王老对此也表示同意。

二老这么说,让原本周围的议论声马上都消失了。

“怎么回事,这个‘永’字到底有什么说法啊?”不懂的人连忙问了起来。

毕竟是古玩沙龙,对书法有研究的人不少,马上就有人解释道:“‘永字八法’你们都没有听说过吗?”

“还真没听说过,劳烦解释一下!”

有人问,也有人马上有人开始卖弄自己的知识。

相传,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用几年的时间,专门写“永”字。他认为,这个字具备楷书的八法,写好“永”字,所有的字都能写好。以后,王羲之的孙子智永又将这“永字八法”传给虞世南,再后来,经过很多书法家一直传了下来。

永字八法其实就是“永”这个字的八个笔画,代表中国书法中笔画的大体,分别是“侧、勒、弩、趯、策、掠、啄、磔”八划,以诸宗元所著《中国书学浅说》一书中解说较为明了。

“所以说,比一个‘永’字,事实上相当于比了八次,书法水平高低,完全可以通过这个‘字’一见高下。”

“既然这样,你们刚才怎么还说的阴阳怪气的。”

“呵呵,这不是因为没想到吗?”

“确实,没想到这个年轻人居然敢比‘永’字,看来心气很足啊!”

听到四周的议论声,周铎腹诽道:“哼,比都还没比,吹什么吹?”

不管周铎怎么想,因为这个插曲,现场来宾的兴趣大增,大家都要想知道,孟子涛提出比这个字,会是什么水平。当然,到了现在认为孟子涛会赢的,除了孟子涛的朋友,基本没有其他人了,哪怕马华宇也在为孟子涛捏着一把汗。

“一起?”

“一起!”

马华宇让人准备好笔墨纸砚,一老一少开始书写永字。

人们常说书法有法,但是何谓书法之法?书法爱好者都知道书法中的藏锋、顿、运笔、提、按、挫等技法,在书写用力方面包括臂力、腕力、掌力、指力的运用等。

书法的持笔方法有几种,孟子涛使用的就是捻管法。所谓捻管或称转管、使转,是书写毛笔字的一种技法,通俗地说就是书写毛笔字时,根据实际需要将毛笔笔管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进行捻动或转动。

捻管技法的第一个作用是使笔锋保持顺畅的态势,确保书写的流畅;第二个作用是通过捻管随时调整笔锋在笔划的中央位置运行,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中锋运笔,只有通过中锋运笔,最终才能达到力透纸背的艺术效果。

说白了,只有通过捻管才能使楷书的起笔稳健,使行、草书的笔划似流动的水、像飘逸的云,使楷、魏体书法收锋做到苍劲有力的艺术效果。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孟子涛持笔的时候,旁边的王老等人,就有一种相当强烈的感觉,孟子涛的书法很厉害。

此时的孟子涛眼中,就只有他的笔和眼前的纸,干净利落的一点落下。

“点”为“侧”,侧锋峻落,铺毫行笔,势足收锋;

“横”为“勒”,逆锋落纸,缓去急回,不可顺锋平过;

“直笔(或竖)”为“努”,不宜过直,太挺直则木僵无力,而须直中见曲势;

“钩”为“趯”(tì),驻锋提笔,使力集于笔尖;

“仰横(或提)”为“策”,起笔同直划,得力在划末;

“长撇”为“掠”,起笔同直划,出锋稍肥,力要送到;

“短撇”为“啄”,落笔左出,快而峻利;

“捺”笔为“磔”,逆锋轻落,折锋铺毫缓行,收锋重在含蓄。

说起来,永字八法虽然在书法界广传已久,然而,真正能够展现出永字八法精髓的,却鲜有人能够达到,而当孟子涛落下第一笔的时间,王老他们眼睛突然睁的老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