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献奇计破铜墙铁壁临津江(2 / 3)
已到了江湾正对面。
我拿着夜鹰望远镜,反反复复的细心观察着这段凹向敌人的江湾。
忽然,我发现这个半月形的江湾后的陡崖上,有一个天然的雨裂沟,可能是雨水冲的。
这雨裂沟在陡崖上形成一道豁口,就象在铁板上突然破开了一条缝。
更妙的是,这里的陡崖比别处低一、二米,大约只有9米高。
虽然还是很高,我觉得已经要谢天谢地了。
我说道:“王大哥,你看,那里的陡崖上,有一个雨裂沟。大概只有9米高,可以作为我们连的突破口?”
王凤江拿着他的望远镜,看了好一会,才在我的指点下,找到了那条雨裂沟。
他不禁叫道:“太好了,终于有突破口了?”
忽然,王凤江问道:“那陡崖上面的地雷怎么办?如果派人去排雷,一是很危险,二是排了雷,敌人就会发现我们的忽破口了。”
我笑道:“这有何难?我们可以在冲锋前十分钟,用迫击炮不断的轰击。不但可以引爆地雷,同时还可以炸开陡崖上的岩石,以利战士徒手攀爬。”
王凤江观察了一会儿,高兴的叫道:“有理!我看,炸得好的话,可以在这雨裂沟上炸开一个凹地,为战士的梯子留下一个立脚点。再制作高5米的竹梯,战士们就可以分段爬上去?”
“对!这样,竹梯就不要造很长了,只要5米就够了。这样,战士们抬着冲锋就方便了!”我高兴地说道。
“我看,只要上去了一个人,再弄几条粗绳子垂下来。部分战士顺着雨裂沟就可以爬上去吧?”我又说道。
“有理,这样,战士们爬梯子的爬梯子,爬岩石的爬岩石,速度就快多了!”王凤江说道。
我们两人不由越说越兴奋。
这时,天上突然飞来一架p-51野马式战斗机。我们两人不由伏在雪地上。
很久之后,我才知道,刚才的飞机里面,就有李奇微司令……
敌机飞走了,我却对着地面发呆。
“怎么了?”王凤江说道。
“我觉得,我们钢七连冲上敌人阵地的主要任务,就是控制突破口。那么当然是动作越快,伤亡就越小了,是不?”我问道。
“那当然了!我们过江这段路程,是迎着敌人的枪口往上冲。我们冲上敌人的阵地时间越短,战士的伤亡就越小。”王凤江说道。
“我有个办法,战士们10钟之内,就可以冲上敌人的阵地!”我说道。
“不可能吧?光过这遍布地雷的平原,最少也要二十分钟!”王凤江说道。
“那,假如我们在平原之下挖一条地道,直接通到江边呢?”“挖地道?”王凤江惊道。
“对呀,挖一条350米长的地道,直通江边,在出口处弄两个大的藏兵洞。我们钢七连直接躲在洞内。总攻时间一到,踢开洞口封泥,直接冲进冰面。这样,用1分钟就可以过江,用9分钟足可以爬上陡崖。”我说道。
“对呀!这样,就可以少死很多人了!”刘凤江说道。
“你再看,这后面有两座山。高约百米,如果弄几十门大炮上去,不是可以轰炸敌人5000米外的榴弹炮炮兵阵地了?再在这平原上摆上一百几十门迫击炮,不就可以轰炸3000米以内敌人的阵地了。这样,我们钢七连就不必费心一个个对付敌人的地雷、地堡、轻重机枪交叉火力点、铁丝网了!”我说道。
“对,你说道太有理了!大炮一轰,迫击炮一炸,敌人的地表阵地就破坏殆尽。我们钢七连冲上去时,敌人的阻击火力就弱了许多!”王凤江说道。
“不过,沙滩上的地雷怎么办?”王凤江说道。
“这有何难?我可以带二个排雷的工兵过去,潜伏在对岸。战斗打响时,提前十分钟排雷。10分钟,应该能排开一条长20米,宽一米的冲锋道。这样,即不会暴露突破口,又可以让我们钢七连的战士有路可走!”我说道。
“好是好,可是三个人潜伏在对面,怎么可能不会被敌人发现呢?”王凤江说道。
“可以叫师里组织炮火,对准沙尾川一阵狂轰。一是让敌人判断失误,认为我们会象人民军一样,从沙尾川过江。二是掩护我们爬过江去。只要爬过了江,我们就可以伏在江岸边的冰面上,利用高二米的江岸这个敌人的观察死角,隐藏起来!”我说道。
“好计策,只是这天气达到零下十几度。你们三个人潜伏在北岸敌人陡崖下的河岸冰面上,最少也是一个晚上又一个白天!这不能吃饭,也不能动一下,还不冻成冰棍?到打仗时,恐怕连爬都爬不起来了吧?”王凤江问道。
“这有何难?在我们南方山区,常有人到云南、缅甸一带贩卖茶叶、烟土!这些经常外出跑马帮的人,带一张毡毯或者土牛毛毡裹身,寒天雨雪照样露宿。我们也可以学他们的样子呀!”
王凤江想了一会,一拍大腿道:“好,周班长,你真象小诸葛一样。我马上叫团长找朝鲜的同志,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