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2 / 6)
信。原来的计划是星期天请假到汝定城,通过邮局发回来。但是这段时间七中队气氛空前紧张,请假十分艰难。恰巧那天潘四眼腹泻,要到卫生所去拾掇一下,凌云河托潘四眼鸿雁传书。据潘四眼说,他是将信夹在丛坤茗那张桌子上的一本《卫生员手册》里的,并且暗示了丛坤茗书里有“密电码”,但是丛坤茗为什么没有及时将“密电码”取走,最终又是怎样落到韩副主任手里,他就不知道了。
凌云河除了自叹倒霉,别无良策,潘四眼所言是真是假,只能是千古之谜了,这种事情是不敢大张旗鼓侦察的。
果然,韩副主任不久就同凌云河开展了第三次谈心活动。
这一回,凌云河就不像第一次那么桀骜不驯了。到了韩副主任的办公室,很正规地敲门喊报告,得到容许进去之后,再规规距距地敬礼,直到韩副主任说了声:“坐下吧”,这才毕恭毕敬地坐下。
韩副主任说:“凌云河啊,知道我是为什么找你吗?”
凌云河说:“是……因为那封信。”
韩副主任点了点头。“你是个明白人。那封信本来不足以让你我都再耗费一次精力,但是,请欣赏你的杰作……”
摊开在韩副主任办公桌上的,不是那封信,而是他这一个月的成绩——战术想定:4点2分,沙盘作业:4点3分,步炮协同:4点5分,而一篇关于《登坛必究》的心得论文,他只写了不足千字,而且避重就轻牵强附会,(奇*书*网-整*理*提*供)韩陌阡只给他判了3点5分。
韩陌阡同时还向他展示了魏文建、谭文韬等人发表在《军事研究》、《人民炮兵》和军区小报上的文章。凌云河清楚,这些成果,在最后都将参考加分的。全中队本月综合成绩统计表上排列的顺序赫然入目,凌云河的成绩在第二十九名。这是前所未有的大滑坡。
韩副主任说:“凌云河啊,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是某某某某年某月出生的,今年也是23周岁了。这个年龄,在上半个世纪,应该是做父亲的年龄,而居然有人连恋爱都不许你们谈,实在有些不讲道理,本人对此深表同情。”
凌云河被韩副主任的话说得云遮雾罩的,哭不得笑不得,不敢造次,只得继续保持一副老实相,装傻。
韩副主任说:“有些事情啊,就是这样,你想它时它不来,因为它不是你的。有些事情呢,它本来就是你的,你不去想它,该来的时候它也就来了。你说是不是?”
凌云河越来越稀里糊涂,但是必须点头,凌云河起劲地点头说:“是是是,是这样的。韩副主任的话,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至理名言。”
韩副主任脸色一变说:“我的话,一不可以放之四海,二不是皆准,三不是至理名言。但对你凌云河来说,我的话你必须听,哪怕它臭不可闻你也得听。你要是不愿意听,那就咬紧牙关再听三四个月,最多也就是五个月。五个月之后,你骂我韩陌阡,那是你的自由。”
凌云河一动不动,说:“我不会的。”
韩陌阡说:“一年前,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奉萧副司令的指示,做了一件事情,用萧副司令的话说,叫作‘保底工程’,就是从W军区几千个干部苗子中沙里淘金淘出一批精中之精优中之优的尖子,通报到各部队,确保这些人参加七中队选拔考试。我可以说,你们这些最终进入七中队的人,每个人的名字都从我的手里滚了几滚,真正的尖子都来了,皆大欢喜。这当然不是为了个人。现在,你们又面临着竞争,成功与失败的可能各占百分之五十。我们还想保底,还是要优中选优精中留精。可是,我们谁也没有权利越俎代庖,决定性的最后一仗还要靠你们自己打。这个时候,我不希望你们节外生枝。”
凌云河说:“我明白了,我是……我的自控能力不行,韩副主任,我……是动真情了,有时侯,我真想不顾一切地向她吐露……”
韩陌阡说:“我理解。如果是从朋友的角度,我会为你的这种态度感动的,一个人能够为了爱情而进入不顾一切的境界,不仅值得理解,而且值得尊敬。但是站在另外一个角度考虑,你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热爱军队,有思想,你对学习中国古代兵法和未来战争的一些思考都是很有见地的,有的甚至可以说是真知灼见。事情往往就是这样,有所长就有所短,这方面强了那方面不一定也强,譬如在理智上,你就比谭文韬和魏文建他们差把火候。我的观点是,我们不仅是自然的人,更是社会的人,作战讲究个时机,爱情也讲究个时机,‘天与不取,在受其咎’,讲的是没有把握住时机,活该倒霉。‘时未可战,姑勿与战,亦善计也。敛翼待时,候风云而后动。’此言所指就是时机不成熟的时候不要轻举妄动。你现在大战在即,不可因为儿女常情贻误终生。说白了,你爱的那个人今天在中国明天还在中国,只要她爱你,她跑到天涯海角也是你的,可是你留在军队的机会只有这一次了,掂量掂量轻重,你应该知道怎么做?”
凌云河完全把韩陌阡看作良师益友了,真诚地说:“可是,我即使下了决心,也由不得心里不去考虑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