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4 / 10)
说出什么,用一双类似老农般沧桑的目光可怜巴巴地看着韩陌阡。
韩陌阡说:“当然了,你也别紧张,这只是我本人的担忧。我作为一名政工首长,在这个非常的时候,有责任帮助每个人把自己的困难想足想够,做好最坏的思想准备。但这并不等于说就让大家泄气。记住我的话,在最得意的时候想想不得意,在最不得意的时候想想曾经有过的得意。过去在农村,你穷得连裤衩都没穿过,现在呢,你已经养成了文明生活的习惯,学会了管理,成为一名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的一名班长,无论如何,这几年兵你没有白当。即使就这么复员,你也无愧了,你说是吗?”
蔡德罕怔怔地看着韩陌阡,机械地点了点头。
韩陌阡又说:“同时,又不能打退堂鼓,正如你说的,最后没见分晓,还不能掉以轻心,该巩固的要巩固,该突击地要突击。还要注意身体的承受力,不要把身体搞垮了,这才是最重要的。”
蔡德罕心里一热,他突然发现,这个被大家当做三座大山压在七中队头上的人,对他蔡德罕竟然是天高地厚。蔡德罕就差没流眼泪了,嗓音湿漉漉地说:“韩副主任,请首长放心,我蔡德罕不是马程度,我不会神经的。我记住了您的话,我会努力的,也会正确对待的。即使最后败下阵来,我还是一名党员,一个班长,我不会不会让自己垮掉的。”
有了这个态度,韩陌阡就放心了,并且觉得有必要再鼓点气。“兵之胜负者,气也。气有消长,无常盈。凡用之不治,再用则浊,三用则涸。”蔡德罕既然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了,那就该给他治点气了。
韩陌阡点点头说:“这就对了。中国兵法有一句话,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蔡德罕你能够审时度势,把握自己的强项和弱势,或上或下都能持超然态度,这其实就是最佳的竞技状态。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你越刻意,越是不一定遂意,你把退路看好了,心里没有负担了,轻装上阵,没准就轻轻松松地冲过去了。”
五
N-017这段时间内紧外松,从大队到中队干部,最担心的就是出事。马程度是个例子,黄友华也是个例子,那样的事情不能再出了,不能让大家为了一个指标先把自己的身体解决了。
还有思想方面的,会不会有人经不起挫折想不开的?这个情况不能完全排除,还有没有人急眼了采取不光采手段挤兑别人的?也不能不防。
韩陌阡仍然坚持跟班作业,到了夜间,查铺查哨明显加强了,韩陌阡甚至交代中队干部,要注意那些夜里说梦话的学员,谁梦话多了,他第二天就要找他谈话。
韩陌阡自然也找了三个区队长谈话做工作,并且通过他们做学员的工作。张崮生和童自学都很明智,向韩陌阡表态,他们不再跟学员争指标了。江村匀虽然有点想不通,但一想到自己本来就是个“候补队员”,属于“大年三十捡来的兔子,有它没它照样过年”一类,不想想通也得通了,还不如站个姿态,留下个好印象。于是也向韩陌阡振振有词地表了态,不仅不跟学员争指标,还要一如既往地做好工作,保障学员们进行最后的冲刺。
韩陌阡抓住了三个“区队长”的典型,把他们的态度上升到老兵人格的高度,结合革命导师马克思的思想,狠狠地表扬了他们,并且让他们在学员军人大会上公开谈出他们的想法。这三位老兵说,他们剩下能够做的,就是全心全意为学员服务,搞好保障,甚至表示要替学员做好事,打水扫地的事情他们尽量多做,让学员们更加集中力量学习。同时,他们也会利用他们在业务上的一技之长,对个别同学的某些科目进行帮助。
韩陌阡借这几个人刮起的强劲东风,反复向学员们灌输,什么是老兵?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里,都能经得起考验,都能挺起男人的脊梁,这就是老兵,是炮兵优秀的品格。
半个多月下来了,七中队没有出现异常情况。
据韩陌阡密切观察,说梦话的人确实增加了,有人还在梦里背诵“优化射击指挥自动化工作流程”和英语单词。但是,没有人犯病,没有人争吵,没有人吃不下饭,没有人压床板,也没有出现韩陌阡十分警惕的互相挤兑攻讦的行为。
竞争仍然在按部就班地进行,在平静的生活表层的覆盖之下,像一条暗流,正常地、健康地、不见波澜地向前汩汩移动。
不能不承认,这果真是一群被铸硬了筋骨的老兵。老兵就是老兵,天塌下来挺得住,不惊不乍,不浮不躁,不卑不亢,不显山不露水。
然而,韩陌阡却丝毫不敢懈怠。对于他来说,这也是一个决战时刻,快一年了,他的“中枢工程”蓬勃开展,方方面面都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巨大威力,倘若在这个时候出了纰漏,不说前功尽弃,至少也不能算尽善尽美。
怕有事,事就来了。
是一份匿名信,别的没有多说,就是揭发常双群眼睛色盲的问题。说这样的眼睛是不能继续留在炮兵部队了。
韩陌阡在看到这封信时,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这是他最不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