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第九章 崛起(1 / 4)
更新时间:2012-6-16 17:44:16 字数:5690
何副县长从县政府办公室主任手里接过意外转来一封寻找罗刚的长途信件,他看了看信封落款,是东北某部队医院王小凤写的。拆开信一看,何副县长才知道事情原由。
此时,罗刚出差去了外地不在家。何副县长心里想,干脆等罗刚出差回来再将信交给他。
原来,王小凤没有死。四十多年前,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王小凤在战地救护所,由于从前线下来的伤员较多,正给一位身受重伤的战士抬上担架,准备将他转移到后方医院动手术。谁知,当他们刚离开战地救护所,敌人的飞机就来疯狂轰炸。战地救护所被炸毁,除了个别伤员被救出来后,其他无一幸免,全部遇难牺牲。王小凤因护送伤员,奇迹般地躲过了致命一劫。
当时,那位辛免于难的老乡战友根本不知道此事。加上是事后听说战地救护所被炸毁后,里面的人全部遇难牺牲。估计王小凤遭不测,已经牺牲了。哪知道事情变化,闹出一场误会。
从朝鲜回国后,王小凤随着张院长一起,留在东北第六陆军医院继续从事护理工作。那时候,王小凤心里仍然思念着罗刚。有时候,她一个人没有事在家,总要将班上毕业照片拿出来仔细端详。那是一张全班同学合影,也是王小凤思念罗刚唯一的随身物品。罗刚的个子比较高,毕业照站在最后一排中间,而王小凤在第一排中间。细心的她,有时关起门来。悄悄地把照片中的两人中间垂直空白处,用一段扎在一起的红丝线连起来。寓意他们婚姻美满,偕头到老。每次看到这里,她心里不免幸福的微笑了起来。那时候,王小凤把罗刚看作是自己的希望和未来。
为了与罗刚取得联系,王小凤主动给当地县政府写了一封信。请求县政府派人,帮助查找罗刚的下落。
谁知,无巧不成书。当时,县里还没有局,只設有科。一个名叫罗刚的某科科长凑巧因车祸去世。县政府办公室的秘书,误认为罗刚就是某科长。及时给王小凤回了一封,信上写明:罗刚同志因车祸去世。
王小凤接到回信后,犹如晴天霹雳,昏倒在地上。醒来后,眼泪簌簌地往下落个不停。一连三天三夜,自个睡在家里。
不想吃饭,不想喝水。
医院张院长知道此事以后,主动到王小凤家里安慰她。端来热饭热茶,苦口婆劝说王小凤,不管怎么样,还是要吃饭的。何况,罗刚已经去世。自己要节哀,不要为此在伤害身体。那段时间,王小凤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整天无精打采,神情恍惚,见到谁也不说话。有一次,给一位患者护理的时侯,差点儿拿错药。要不是护士长及时发现,弄得不好会闹出人命来。事情被医务科知道了,汇报到张院长办公室。
张院长一直爱着王小凤,知道她这段时间心情不好。还是将她喊到办公室,轻言细语的开导她,做他的思想政治工作。劝她从悲哀中走出来,放下思想包袱。重新振作精神,做一个坚强的军人。
王小凤听了张院长的这一番话,一声不吭声。既不反对,也不表态。
为了稳定王小凤的情绪,张院长特意给他批了两天假。叫他到公园四处走一走,一个人好好散散心。
王小凤休息了两天后,心情比以前有所好转。通过上次拿错药的教训,她在护理工作中比以前认真和细心多了。她知道大家都在关心她,爱护她。
张院长见王小凤的情绪比以前好得多,脸上渐渐露出了一丝笑容,终于将一颗悬着的心放下地了。
半年以后,王小凤不死心。心里总觉得罗刚没有去世,像装着什么东西似的总放不下。为了不惊动大家,她自己悄悄地给当地民政科写了一封信,趁着星期天休息时间,去邮政科寄了出去。
二十多天以后,当地民政科回信来了。王小凤还没有打开信封,拿过信来一看,她自己写的那封信竟然退了回来。信封上明明写着“查无此人”四个字,旁边还盖了一个鲜红的公章。
天哪,看来罗刚真的去世了。王小凤想到这里,彻底绝望了。为了不让其他人发现自己悲伤的情绪,她一把将信放进衣兜,掩着面颊独自跑开了。
其实,王小凤在给当地民政科写信的时候,不知是心情激动还是粗心。犯了一个致命错误,在信封上写收信人地址的时候,竟写成:
Xx省xx县民政科
罗刚同志
收
中国人民解放军xxx医院王小凤緘
只要细心的人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当地民政科哪里有“罗刚同志”呢?难怪信会被退回来。而王小凤至今也没有发现这一问题。之后,只好将信藏进自己的抽屉里面。“罗刚”这个名字犹如一颗种子,早已埋在她那少女的心底,埋藏在她心灵深处的土壤里。
那些日子里面,张院长加倍关心和呵护王小凤。一日三餐,主动给她端饭菜,陪送她上下班。如果遇上王小凤加夜班,他更是通宵达旦的陪在她的身边。
医院的护士们看见了,羡慕不已。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