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九章 绝境(1 / 3)
更新时间:2012-6-7 16:57:58 字数:3950
当县委,县政府领导了解到罗刚为了生活而被迫卖掉勋章的情况时,引起了他们的高度重视,立即派县委组织部,老干局等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之后,县委研究同意从第二年元月起,在财政极度困难情况下,每年拿出二十多万元资金,及时对罗刚等特困企业的离退休老干部,每人每年补助生活费五千元,并补齐拖欠的工资和医疗费。不足部分和其他政策规定的待遇,由离退休老干部所在单位在“国庆节”前全部发放到离退休老干部本人。
党在关键时刻总是不会忘记自己的儿女。消息传出去以后,几乎所有的老干部都震惊了,许多老干部高兴极了,像小孩一样跳了起来,直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有的老干部逢人就说“感谢党,感谢人民政府。”
市委,市政府得知此事后,充分肯定了县委,县政府的做法。随后,市日报,省老年人杂志也相继作了报道。
当罗刚领到县财政补发的生活费和原来患病花去的近万元医疗费时,老泪纵横感慨的说:“党组织没有忘记我们这些老同志,还是共产党好。”并表示在今后,要尽力为党多做些工作。
腾里格听到这个好消息,特意跑到罗刚家里祝贺。
罗刚格外高兴,当即给腾里格泡了一杯浓茶。
腾里格高兴的对罗刚说,还是那首歌唱得好“共产党好,共产党好,共产党是人民的好领导,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
两个老战友都开心的笑了。
县供销总社张主任带了一些礼物,专门登门看望罗刚,关心的问起他身体恢复情况。感谢他对供销工作的一贯支持和关心,并以个人名义给罗刚同志送了三百元现金。
罗刚动情地说:“感谢主任和单位的关心。”
确实,许多人都在关心罗刚。包括千里之外,罗刚没有见过面也“不认识”的人。事情来的有趣,又十分蹊跷。
那是九月中旬。一天下午,腾里格手里拿着一封长途信来找罗刚。见面就对罗刚说:“这封信一定是写给你的,你自己看吧。”
罗刚接过信一看,信是转来的。信封上写着:xxxxxx转最可爱的人收,落款既没有写信人地址,也没有姓名。他迫不及待的展开信,里面内容是这样写的:
老战友:
请允许我这样称乎你。因为我曾经是一名军人,在丈夫的部队从事过医护工作。抗美援朝时期,我也参加过战地救护。一个意外的机会,使我得知你为了生活而卖掉勋章。虽然我们从未见过面,也不曾相识。但是,我们永远是战友。特寄上现金八千元,以尽微薄之力,恳请收下。
致
礼
你的老战友执笔
一九xx年x月xx日
罗刚读完信里面的内容,顿时感到一头雾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越弄越糊涂了,这是谁写的信?既然从未见过面,也不曾相识,怎么会知道他卖掉勋章的事情?更让他头痛的是,他不知道对方一点信息。对方好像知道他的一些事情,还主动给他写信寄钱。
罗刚将信给腾里格看。腾里格看完信后,也感到十分奇怪。连连摇头说:“真是怪事,天上掉馅饼了。怎么弄出不认识的人会寄钱来?”说完了,又补充一句:“不急,你再想想。”
罗刚琢磨了大半天,仔细回忆卖掉勋章前前后后的事情。猛然对腾里格说:“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写信的女人,一定认识买勋章的青年人。那么,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太多的疑团,使罗刚感到事情格外费解。
腾里格可管不了那么多,对罗刚说:“管她呢,钱寄来尽管用。”
罗刚不同意他的想法,想叫腾里格把钱寄回去。可是,寄信人没有落款和署名。罗刚犯难了,钱退给谁呢?
最后,腾里格出了一个主意:钱一分不动,由罗刚自己存放在家里,等以后事情有了眉目再说。
罗刚觉得这个主意比较好,也就依了他。
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就这样被罗刚和腾里格两个人,轻易解决了。
九月份下旬,罗刚快要生日了。老干局的领导闻讯后对罗刚说“到时候,我们一定派人登门祝贺。”罗刚两口子心里乐呵呵的,表示一定请老干局的同志们,都来家里做客。
罗刚是十月一日生日,与祖国同庆。他生日那天,老干局的同志特意为他定做了一个“万年松”大蛋糕,并带了一些水果和现金前来祝贺。
罗刚专门到超市买了一包绿茶和水果,又到菜市场买了一些荤素菜,在家里办好饭菜准备招待客人。
腾里格知道罗刚戒酒了,兴致勃勃的送来两瓶上等蜂糖给罗刚补身子。
席间,罗刚以茶代酒敬大家,对老干局的关心和爱护表示感谢。并委托腾里格给大家敬酒。
腾里格毫不推辞,代表罗刚给大家连敬三杯。
老干局的同志不好拒绝,只得与腾里格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