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七章 绝境(1 / 3)
更新时间:2012-6-5 16:23:19 字数:4227
自从上次在稻田里拾稻穗受伤回来以后,罗刚靠杨支书给的中药,在家里治疗了半个月,才慢慢恢复健康。过了一段时间,杨支书给的大米快要吃完了。罗刚见单位还没有发工资,又开始为生活发愁。
妻子见他一天到晚不作声,知道他在想生活上面的事情也不好说什么,给他倒了一杯开水后,就一个人坐在旁边,想着家里七七八八的事情。
罗刚性格内向,少言寡语,是个不爱说多话的人。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是喜欢一个人独自在家里走来走去。这时候他一个人双手交臂,在屋里不停的走动着,不管妻子在想什么。
第二天吃罢早饭,罗刚一个人准备出门。
妻子问他:“上哪儿?”
罗刚说:“随便走一走。”
腾里格家门口。
罗刚一个人徘徊了半天,终于举手敲门。
腾里格听见敲门声走出来,开门一看见是罗刚,热情的说道:“哎哟,老战友多久不见,快进来坐。”
罗刚跟着腾里格走进房门。坐定后,腾里格给他倒了一杯热茶。又问:“这么久在干什么呢?”
罗刚叹了一口气,回答说:“为生活奔波。”
腾里格又问:“还在天缘建筑工程责任有限公司帮忙?”
罗刚摆了摆头,说:“天源的工程已经完工了,前段时间在拾稻穗。”
腾里格不解的问:“拾稻穗?”
罗刚为了自己一点面子,用无所谓的口味说:“反正闲着没有事干。”
腾里格知道战友倔犟,从这句话中知道他几个月没有发工资,生活已经相当困难,嘱咐他要多注意自己的身体。
罗刚觉得老战友总是在关心他,心里感到极大安慰。
腾里格叫老婆出去买些菜,并让她顺便把罗刚妻子也叫来一块吃顿饭。老婆应声走出门去。
腾里格老婆买菜后把罗刚妻子也带来了,双方一阵喧寒问暖后,两个家庭主妇去厨房弄饭菜。
腾里格和罗刚两个老战友坐在客厅聊天。
罗刚问起腾里格现在做什么事情。
腾里格听见罗刚问他,停了停,无可奈何的回答:“现在下岗的人比较多,生意不好做,连做两次亏本后,干脆在家里休息,吃吃老本过日子。”
罗刚说:“市场经济过度阶段,必然有一个过程,所以说改革是艰难的。但是我们相信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以后,我们国家会强大的,明天的日子一定会过得更好。”
腾里格赞成他说的那些话,点了点头。
罗刚看了看对方,终于鼓起勇气说:“今天来请你帮个忙。”
腾里格望着他说:“只要我腾里格能做得到的,一定办。”
“我有一套银器,包括一个项圈,长命锁和一套脚圈换些大米零钱,怎么样?”
腾里格劝导:“我知道那是你家祖传的东西不要换掉,大米和零钱就从我这里拿吧。”
罗刚坚决不同意,说:“感谢你的好意,我已经从你家里拿了不少东西,不能再救济我们了。何况,你们条件也不是很好。”
腾里格再解释也没有用,罗刚根本听不进对方的话。
罗刚再三说:“我主意已定,你别劝了。我问你帮还是不帮,只要一句话。”
腾里格见罗刚态度如此坚决,知道再劝也没有用,咬了咬牙说:“行,我帮你换。”
罗刚告诉腾里格:“好,但是你不能让我妻子知道。我暂时不想告诉她。”
腾里格答应说:“行,我替你保密,不告诉任何人。”
罗刚感激地说:“谢谢老战友!”
两个患难之交的战友紧紧握住对方的双手。
饭菜弄好了,两个男人一个劲的对饮,几乎不说话,碰杯用眼神示意给对方敬酒。
两个女人都没有没有注意自己丈夫眼神变化。半塑料桶的米酒都被他们两个人喝得精光。
第二天上午,罗刚一个人悄悄的从木箱里面翻出那套银器,将它塞进胸前急匆匆地走出门去。然后,又走进腾里格家里。一会儿,罗刚独自背了一袋大米,从外面走进自己的家门口。
从那以后,寡言少语的罗刚说话更少了。
妻子曾经问过丈夫大米是从哪里来的,罗刚不作声,没有回答她,她深知丈夫的脾气,习惯了也不再追问他。
几天过去了,罗刚每次吃过饭就往外跑,出去一次就是几个小时。
老伴习惯了逆来顺受,不敢问丈夫去向。
有一天,吃罢早饭,罗刚刚刚出门,妻子麻着胆子,偷偷跟在丈夫身后,看他究竟去哪里了。
原来,丈夫在街上拐了几个弯,走进一家当铺。一进当铺的店门,就与老伴攀谈起来。店老板又是递烟又是倒茶,递烟被丈夫拒绝。倒茶被丈夫用手接住了。看那热情的劲头,双方犹如交情颇深的老熟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