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四章 倔强(1 / 4)
更新时间:2012-5-24 20:25:01 字数:6603
腾里格与罗刚两人的关系相当密切,他们在整个志愿军入朝作战期间,一直都是战友。而且,还是一个班的。但是有一点不同,两个人的脾气不一样。腾里格性格开朗喜欢讲话,爱开玩笑,不管有什么事都喜欢与罗刚说。而罗刚与腾里格相反,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无论有什么事总喜欢闷在肚子里。作战空余时间,两个人几乎天天在一起,无话不说。罗刚出国抗美援朝几年,两人认识以后,就一直没有分开过。腾里格在部队没有机会提拔,回国后父母早已经病故。加上他没有兄弟姊妹,成了实实在在的孤儿。跟随罗刚来到他家乡,分配在商业系统工作。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后,腾里格用自己的积蓄在县里新城买了一套二手房。从此以后,腾里格更是三天两头来找罗刚玩。两人的关系仍然亲密无间。罗刚记得,腾里格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每当电影院放映新片,每次总是买两张票,吃罢晚饭邀上罗刚一起去看。就是有一点变化,腾里格很少称呼罗刚叫“战友”。可能是双方身份不同,一个是本地人,一个是外乡的,腾里格不愿意叫出来让大家知道罢了。罗刚知道腾里格的个性,讲出来怕伤腾里格的自尊心,产生误会后形成隔阂。开始,见面也不叫“战友”,就直呼腾里格的名字。这样,战友之间显得亲密无间。后来,罗刚工作上事情多了比较忙。加上妻子身体不好,家务几乎都落在罗刚一个人身上。空余时间不多,双方渐渐往来少了。那段时间里,腾里格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孤儿”。单位事少,他上班也不太规范。有时上班去的晚,上午九点多钟才慢慢从家里走出来,到单位报个到。有时单位无事,他干脆不去。有时不到下午五点钟,他却借故有事,提前出来。要么去街上溜达,要么邀上几个朋友,躲在一边打牌,一直玩到晚上才回家。
有时,碰见领导找他,他总推辞有事不愿意去。有一次,腾里格妻子病倒了,被熟人送往人民医院。熟人好心替他妻子办理了住院手续后,到处找不着他,便告诉了他的单位领导。单位领导派人找到了他,他却说自己在医院护理妻子。事后,妻子知道事情真相,与他大吵大闹一场,几天不理睬他。
从那次以后,腾里格自知理亏,再也不敢在外面玩牌了。但是,心里烦操的时候,先向妻子说一声,自己出去走一走。然后,总要一个人沿着环城公路,盲目的溜达一番。看到路旁边枯萎的小草和落叶的树枝,他心里总有一种同情心理和强烈的孤独感。想起“独到异乡为异客”那句话,使他思念家乡,怀念起草原上生活来。想到罗刚对他那么好,他也不好说什么。两个知根知底的老战友,毕竟彼此都有了各自家庭,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天天在一起。想到这里,他又原谅罗刚。
虽然是这样,腾里格与罗刚不能经常在一起。但是,两个家庭如果有较大一些的事情,对方都会主动出面帮忙。两人的关系仍然保持完好如初,真是难能可贵。
近来,罗刚发现腾里格总是喜欢一个人往新华书店里面跑,到了书店坐下来就是翻阅书籍。有时侯一坐就是几个钟头,谁也不知道他想干什么。
腾里格的妻子问他在搞什么鬼,他什么也不说。妻子见他这样担心他的身体,没有办法只好来找罗刚。请罗刚出面劝一劝丈夫,不要把身体弄垮。
罗刚也听到有人说,腾里格一天到晚都泡在新华书店,感到十分纳闷,心想这家伙莫非中邪了。这会儿见腾里格妻子来找他,满口答应帮忙问个水落石出。
第二天上午,罗刚抽了一点时间来到新华书店。走近书架里面,只见腾里格坐在凳子上正低着头集中精力在阅读书籍,两旁老老少少都坐满了人。罗刚轻轻走近他附近的书桌边,悄悄的用眼睛朝腾里格瞟了一下。只见腾里格身边还放着一本封面印有“珠宝玉器鉴别”字样的书籍,腾里格根本没有注意他到来。
有一位中学生见有人在走动,抬头望了罗刚一眼。
罗刚不认识他,轻轻从他的身边走过去。在另一排书架旁边,罗刚找了一个空位子一屁股坐了下来。为了不引起别人注意和质疑而产生误会,罗刚站起来顺手从书架上拿起一本书,坐在原位装模作样的翻了几下。罗刚心里在想腾里格查阅珠宝鉴别内容干什么呢?莫非他要做珠宝生意。再一想又不对,腾里格家里生活条件虽然比自己要强一些。但是他老婆也是没有工作的人,而且一个小舅子下岗无事可做,整天在家与几个下岗工人搓麻将。有时候,跑到姐姐家里要姐夫接济。想到这里罗刚实在找不出理由来,腾里格为什么要看这些书。
这时,有一位熟人从罗刚身边走过,朝他礼貌的点点头。
罗刚看了他一眼,也点点头算是回答。
书店里面虽然人多,但是很安静。大家非常自觉,没有人大声说话,叫喊。
罗刚绞尽脑汁,想来想去还是理不出头绪。
正在这时候,有人在叫腾里格:“腾里格,你岳母病了叫你快回去。”只听见腾里格应声:“,好,我马上就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