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 (1)(4 / 11)
什么两样。
部队集合完毕,最高领导通常都是要讲几句话的。对于新兵们来说,支队长和政委都是陌生的,可是两个主官往那一站,不用人介绍,一眼看去就能分出来哪个是军事主官哪个是政工主官。一个地道的唐山口音,一个地道的山东口音,这好像是我军的一个传统,军官们的普通话多数都让人不敢恭讳。这两个主官的话基本上还能听得懂,几年后雷霆上军校时,指挥学院那个出生在湖南邵阳一带的少将校长,每次讲话,身边都有一个少校跟着“翻译”。
雷霆和他的新战友们,上学的时候都是听着各种报告和演讲长大的,他们都作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可惜结果让他们“失望”了。这两个主官和后来发言的支队副参谋长兼新训大队大队长马啸杨,都只用了不到三分钟就结束了讲话,而且没有重复的内容。这让杜超很是刮目相看,机动部队果然名不虚传!杜超曾经不只一次的在军分区听过那些首长们讲话,每次没有几十分钟到几个小时下不来。看来王牌部队与小地方的杂牌军还是有差别的。
首长们讲完话后,由新训大队大队长马啸杨主持,将三百多号人分成了三个新兵中队,这是一个比常规建制大很多的编制。到这时候,雷霆才知道,那个接兵的上尉副教导员李明忠同志是新兵大队的教导员,与少校副参谋长搭档。
四个兄弟分在了一个中队,而且在中队分排的时候,他们四个又分到了一排,雷霆、杜超和江猛还分在了一班。班长果然是那个早上被杜超弄得很不爽的东北老兵,只有赵子军落了单,分在了二班。雷霆因为个子大,自然就成了班里十个人中的大排头。
吃过午饭后,班长和排长们全部去了队部开会。赵子军回到班里哭丧着脸,一步三回头的独自拿走了自己的行李。虽然赵子军就分在隔壁班,每天都能见着面,可雷霆和江猛多少还是有点伤感,杜超却是满脸不在乎,示意赵子军搬了行李赶快滚蛋。然后把自己的被子挪到了赵子军早上睡过的地方,也就是雷霆床铺的隔壁。
杜超一边像模像样地叠着被子,一边低声地对雷霆说:“你小子这下牛了!新兵一中队一排一班的第一名!”
雷霆明白过来杜超是在忌妒自己比他个子高要做大排头的时候,就笑嘻嘻地安慰杜超:“你比我身体素质好,没当兵就学了一身本事,到时候提了副班长就站到我前面去了!”
“卵!副班长一般都是小排头,到时候我还要站到猛哥的后面去!”杜超说道。
“向后转的时候,你不就是大排头了?”雷霆笑道。
“有道理!你小子不错啊?懂得比我还多!”
新当选的一班长刘二牛像只骄傲的公鸭,挺着胸脯一路哼哼着“咱当兵的人”兴冲冲地走回了自己的班,新训生活开始了。这个在老连队当了两年半班副,每年支队大比武刷新一次四米障碍纪录的东北兵,刚刚在队部表了决心,未来的一百天里,他要竭力发挥自己的光和热,证明给所有人看,自己也可以当一个出色的带兵人。
东北大汉刘二牛同志,这个支队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新兵大队长马啸杨当年在作训股当股长的时候,送给刘二牛一个绰号“牛啊牛!”
刘二牛入伍第一年参加支队大比武的时候,五个项目,列兵刘二牛拿了两个全支队第一,和一个全支队第二!刘二牛所在的三大队给他报请三等功的时候,作训股长马啸杨刚好在参谋长的办公室,那是他的老队长。二等功臣马啸杨在这个上司面前,从来都没有下属的样子,等到三大队教导员一走,马啸杨就拍着桌子说道:“简直是胡闹!四百米障碍破了支队纪录是不错,可他射击却是全支队倒数第一!单兵队列也不及格,五公里犯规跑了个第二名。我说他有犯规的嫌疑,这小子眼睛都红了,枪里要是有子弹,肯定当场就把我给突突了!这样的兵,真要是给他个三等功,那牛尾巴还不要翘到天上去?”
参谋长饶有兴致地看着激动得面红耳赤的马啸杨:“你跟一个新兵有深仇大恨?他的那个纪录可是支队十年没人破过的,而且只比总队的纪录差了零点三秒!他还是一个入伍才半年多的新兵,树一个典型也不为过吧?”
马啸杨发完火后,觉得老队长的话不无道理,可是他嘴里还是不服:“这小子也太偏科了,十发子弹有六发没上靶,那个罗圈腿更是能钻过去一头牛,真要是立了功,恐怕其他人会不服气!”
参谋长说:“那就是你作训股的问题了,让他们队长给开开小灶,狠狠地练他一个月!到了时间这两科要达标,达了标再给他办三等功!”
马啸杨其实打心眼里挺喜欢刘二牛,不仅因为他们是吉林的老乡,从刘二牛的身上他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发火是因为刘二牛太不拿村长当干部了,一个小新兵蛋子竟敢当作几百号官兵的面跟自己顶牛,还要举着枪托来砸自己。
刘二牛的大队长和中队长都没有给这个作训股长面子,尤其是指挥学校时的同班同学刘二牛的队长姜小天,把马啸杨骂了个狗血淋头。说他多事,当了个股长比副支队长还牛。马啸杨当天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