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定下战役决心(1 / 4)
不管采取哪一种战役准备的方法,坦克集团军司令员定下决心都是一个复杂而富有创造性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两个互相联系的工作阶段构成的:了解任务和判断情况(考虑到情况的变化)。集团军司令员在定下决心的过程中第一项工作是了解受领的任务。司令员在了解任务时首先要详细研究方面军战役目的、战役企图、突击集团的编成,弄清坦克集团军在方面军战役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以及战役准备时间。这时,是否能更好地了解方面军司令员的企图和坦克集团军的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方面军司令员下达任务是否详细,集团军司令员对方面军战役的企图是否清楚,以及整个战役一战略形势。
为使集团军司令员能更好地了解任务,最好能在方面军司令员的指示(命令)或口头下达的任务中给集团军司令员提供以下情况:敌人的态势、行动特点、战斗编成、兵力兵器部署、可能的企图、战斗力、政治思想状况以及其强点和弱点等。方面军和集团军战役的目的和任务:主要和辅助突击的方向、方面军的兵力和兵器为保障集团军行动而执行的任务及其执行方法和时间、友邻集团军行动的特点。对1943年方面军战役的文书加以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坦克集团军司令员和司令部在准备进攻战役前可以掌握的情况有:敌军集团的情报资料、进攻方向、集团军在战役第一、二日的任务、进入突破口的地段、与坦克集团军协同行动的合成集团军的任务。只是在个别情况下才能受领超过两日的战役任务,才能知道集团军的战役布势和在纵深中机动的特点。把必要的和能够得到的情报资料加以比较即可看出,1943年坦克集团军司令员进行战役准备时,为全面了解任务,必须通过他的属下指指机构,主要是通过司令部,进一步搜集情况,更具体地了解敌人(战斗编成、可能行动的特点、其强弱点)和我军状况。这就使了解任务的过程复杂化,因为为此要花许多时间去搜集没有弄清的情况。特别是在准备奥廖尔战役时,近卫坦克第3和第4集团军司令员从方面军下达的指示中获得的情况是非常不全面的,关于敌人的情况甚至是互相矛盾的。
在准备1944-1945年的进攻战役时,坦克集团军司令员了解战役企图和集团军任务就浪有遇到多大困难,因为这时方面军司令部已能系统地将侦察情况(包括整个苏德战场)和战役一战略情况(方面军战役范围)通报给集团军司令员、军事委员和参谋长。根据这一时期一些战役的经验,供了解任务的初始情况中已说明在方面军战役纵深集中方面军主力的方向。集团军受领任务时,也不是象1943年的一些战役那样只受领1-2日的任务,而是受领3-4日的任务,在某些战役中甚至能受领6-7日的任务,这就便于更确切地计划今后的作战行动。在方面军首长一司令部演习中推演了当前行动的各种方案。从而使集团军司令员拥有更多的条件以了解方面军战役的企图,并且有更好的预见性以拟制集团军战役计划和战斗行动的可能方案。在集团军司令员了解方面军战役的企图过程中,一般都有军事委员参加。他要补充说明他所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并且说出自己的看法。集团军司令员了解方面军战役企图后,即开始分析集团军的战斗任务。这时,他首先要弄清任务的实质和内容,集团军在方面军战役中的地位作用,并考虑到哪些兵团配属和支援本集团军以及集团军和友邻集团军各兵团完成任务的程序。集团军司令员根据了解任务得出的结论和此时司令部获得的情报资料,开始判断情况。工作顺序是研究敌情,我情、友邻和地形。同时还要考虑和判断作战地区的经济状况、居民的社会一政治的状况,以及天候、季节对作战行动的影响。在定下决心时为判断情况而需要的搜集、研究、综合情报资料的工作,由司令部和其他指挥机构来完成。
敌情资料,集团军司令部通过各种侦察、前边的部队的通报,以及属下和支援兵团司令部的报告获得,方法是指挥部和各部处都互通情报。方面军司令部的侦察资料和其它情报文书也是获取情况的来源。必须指出,为隐蔽使用坦克集团军的企图,在战役准备期间,坦克集团军通常不派出自己的侦察机构进行侦察。只在准备个别战役时、坦克集团军曾采用其它侦察手段搜集关于敌人防御的情况。一般在集团军所属兵团已与敌直接接触一定时间时才这样做。在准备许多进攻战役时,司令部所掌握的技术侦察器材都是很有限的,因此尽量组织无线电和无线电技术侦察、音测侦察、窃听和截听等。例如,近卫坦克第2和第3集团军在准备维斯瓦一奥得河战役时就是这样做的。部分敌情材料是在军官现地勘察时获得的,主要是通过合成集团军和兵团的司令部获得。因此,在战役准备阶段,集团军的侦察机构最多只能给司令部提供防御前沿和战术纵深内的敌情资料。集团军司令员及其司令部更感兴趣的是关于敌人深远预备队的情况。这些情况首先是靠方面军提供。
方面军司令部提供的侦察情报的种类包括:口头通报,其中有在首长一司令部演习时通报的情况,方面军司令部下发的书面侦察情报;根据航空照片核实了情况的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