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坦克集团军的建立、编制和战斗能力(1 / 8)
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对苏联发动的侵略战争,使我国人民不得不付出互大的精力和体力。由于多种原因,苏军被迫于战争开始后即向后方退却。在艰苦的防御交战中,包括英勇的坦克兵在内的苏军使敌人的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都遭受了重大损失,坚决地保卫了城市和乡村。我军在莫斯科转入反攻以后,粉碎了法西斯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摆在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在整个苏德战场实施大规模进攻战役。在此后的进攻战役中,装甲坦克兵兵团和军团要发挥重要作用。
组建坦克集团军的基本条件
伟大卫国战争期间组建坦克集团军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社会主义经济所提供的巨大能力。我军在战争初期的处境,迫切要求我们加速生产技术兵器。1941年夏,由于工业东迁和转入战时体制,使军工产品暂时减少,从而减弱了苏军的进攻能力。经济困难,再加上其它一些原因(坦克大量损失以及编制上的缺点等等),迫使苏军最高统帅部于1941年7月决定撤销机械化军,建立坦克师。随后坦克师又改编成独立坦克旅。还组建了独立的坦克团、营。由于能够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资源,工人、学者、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付出了艰苦的劳动,我国在1942年已经取得军工生产方面的重大成就,已能大规模生产坦克装甲车辆。
由表l可以看出,1942年上半年的坦克产量与1941年下半年相比,增长了1.3倍。而且在11178辆坦克当中有6000余辆(50.5%)是中型和重型坦克。1942年下半年生产了1万3千余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而1943年和1944年生产了5万3千余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这就为建立较大的坦克兵兵团和军团并弥补坦克方面的损失提供了现实的条件。苏联在战争年代共生产10万4千余辆坦克和自行火炮。总计给作战部队提供了7万8千辆坦克和1万6千余辆自行火炮。装备给装甲坦克兵的汽车约11万1千辆、装甲汽车1万辆、摩托车3万辆。火炮和其它武器的产量也在不断增长。红军于1942年共得到3237台火箭炮。同年共生产76毫米口径以上的火炮29561门。1942年12月各种火炮的生产量,同1941年12月相比,已经增长了0.8倍,1943年的火炮生产增长了1.2倍以上。
金属是军工生产的基础的基础,整个战争需要大里的金属。我们的人民提供了战争所需要的金属。1942年全国共生产生铁480万吨,钢810万吨,钢材540万吨。还生产出了若干种新型的合金钢。希特勒及其仆从在估计苏联工业的能力时犯了一个大错误。希特勒在1941年7月的一次谈话中声称:“好极了,一开始我们就消灭了俄国的装甲坦克兵和航空兵。他们是无法弥补这些损失的。”然而,在共产党领导下的苏联人民不仅弥补了亘大的损失,而且在武器生产方面超过了法西斯德国。在西伯利亚的艰苦条件下,人们常常在露天安装设备,建设新的工厂,在极短的时限内就开始生产包括坦克在内的技术装备。我国人民为了战胜敌人不怕艰难困苦和流血牺牲。他们为了支援前线,不仅付出了英勇的劳动,而且还献金为军队购买武器。战争年代,后方的劳动人民为国防建设捐献的现金就有160亿卢布,其中购买坦克用了58亿卢布。用这些钱制造了30522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几乎占整个战争期间生产坦克和自行火炮总数的1/3。乌拉尔的劳动人民组建了1个志愿的坦克军,他们用自己的钱购买了坦克和其它武器。所有这一切都鲜明地体现了团结在共产党周围的军队和人民的一致性。军工生产方面的成就,对提高作战部队的武器装备水平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对我作战部队在战场顺利完成战斗任务,并彻底战胜希特勒德国都起了直接的促进作用。顺便提一下,那些资产阶级的伪造历史的人竭力贬低苏联在战争年代的军工生产的作用。他们把美国根据租借法提供的装备说成是苏联获胜的“决定性”因素。事实驳倒了这种谎言,就拿坦克装甲车辆来说,美国提供的数量只占国产坦克装甲车辆总数的7%。显然,外援对一些战略性战役的进程和结局是没有什么重大影响的。我国在战争初期在武器装备方面遭受了巨大损失,再加上坦克生产的组织工作和大工厂东迁的工作没有完成,因此在战争的头9个月当中,是我们国家最艰苦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苏军急需战斗车辆,而盟军提供的坦克只有377辆,其中一部分是陈旧的坦克,还有一部分是换装下来的或者根本不适于在苏德战场上使用。在斯大林格勒一些决定性的战斗开始时,英美提供的坦克数量大为缩减。美国国务院顾问P?哈特霍尔在他著的《苏联的军事政策》-书中证实了这一点。他写道,西方提供给苏联的很大一部分装备“实际上是在1942年底和1943年夏斯大林格勒和库尔斯克之战这一决定性转折之后提供的。”在坦克装甲车辆生产数量增长的同时,质量也不断提高,而且特别重视中、重型坦克的生产。我们的中型坦克T-34和重型坦克KB都有一系列的改进。T-34坦克安装了威力较大的85毫米炮;装甲板焊接的水平也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