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离别(卷终)(2 / 2)
最后一番努力,通过自己的老首长――A军的政委,向张权义委婉的提出想特招张鹏入伍的想法。
张权义夫妇考虑了两天,张鹏这几年虽说跟着他们,但都是各忙各的,聚少离多,打心眼里舍不得孩子离开自己,但军人的责任告诉他们,国家需要的时候,应该毫不犹豫的奉献一切。两人征求张鹏的意见,张鹏当然是欢欣鼓舞,一百个愿意,这样张权义夫妇决定送张鹏去参军,但是提出个要求:孩子岁数还小,如果不能通过战前训练,希望把他安全的送回来。
张鹏在离队的前夜,才把消息告诉大家。听到信儿的战友们纷纷赶来看望他,六班的宿舍挤满送行的人,听着战友们一遍一遍的祝福,饱含深情的叮嘱,张鹏的眼圈红了又红,直到熄灯号响起大家才依依不舍的散去。
张鹏独自悄悄地走出宿舍,徘徊在营区的各处,他这时终于体会到复员老兵们离开部队时的心情。他来到操场,爬上攀登塔,俯视着静悄悄的营区,回想着几年间发生在这里的一幕幕场景老班长刘大勇看到张鹏,没有去打扰他,默默地坐在塔旁,守候他到天明才离开。
太阳缓缓从东方升起,照的大地一片金黄,炊事班升起袅袅炊烟。张鹏沐浴在温暖的阳光里,擦了擦脸上的泪水,活动下麻木的手脚,调整了一下情绪,他不想让战友们看到他悲伤的样子。回到宿舍时,班里的战友已经替他打点好行装,一连在家的干部都在。
现在的六班长巴图葛尔上前给他个蒙古族式的拥抱,同时说:“塞音吉雅图(好运)!”
张鹏紧紧抱住巴图葛尔说:“塔乐日哈拉(谢谢)!”
这时,已调到一师后勤部的炊事班老班长高常锁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饺子进来了,“高班长,你怎么来了?”张鹏问。
“兄弟,你要走了,老哥哥怎么也要送送你啊!尝尝老哥给你包的‘滚蛋饺子’怎么样。”老高强作欢颜的说,张鹏接过饭碗,埋头大吃。
分别的时刻很快到了,接张鹏的车开到六班的门口,陆维民冲进来抱住张鹏,哭喊着说:“张鹏,到了前线,刀枪无眼一切小心啊!”
“小六子,没事的,你要好好干,我们以后再见!”张鹏眼里含泪笑着拍拍他的后背,推开他。
大家簇拥着张鹏来到门口,准备登车时,传来一声带哭腔的喊声:“等一等!”李叶赶来了。
当满脸泪痕的李叶气喘吁吁地站在张鹏面前时,他楞住了。
“张鹏,这个包给你,要保重啊!”说完将一个挎包塞给张鹏,飞快地在他脸上啄了一下,没等张鹏反应过来,李叶转身跑了。
张鹏乘车离开经过操场时,正出操战士们列队立正,目送给他们创造无数奇迹的战友离去。张鹏在车上打开李叶送给他的挎包,里面有两个通红的大苹果,一个精致的绣着红五星的崭新针线包,和一个笔记本,张鹏打开笔记本,扉页上贴着一张李叶手持钢枪的戎装照,旁边附着一首小诗:
你希望我能拥有一片蓝天,
可以展翅静静地飞翔,
你想永远把我捧在掌心,
呵护你我共同的梦想。
当枪声响起,
你是否还能给我一副宽阔的胸膛,
为我挡住硝烟,
保护那洁白的羽毛,
不被焚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