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空军(1 / 2)
快看啊,天上飘来个大圆球。”
“哪里是什么圆球,分明就是个孔明灯嘛。”
“胡说,孔明灯哪有这么大的。”
“不是孔明灯还能是什么,快看,飘近了,哎呀,下面好像还吊着一个人哩。”
所有人都涌向了城墙边,兴奋而又惊奇的观望起那支热气球来,人们叽叽喳喳的议论着那东西的来历,什么稀奇古怪的猜测都有,但孔明灯的结论还是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
世界上公认的最古老的“热气球”确实是在中国古代出现的孔明灯,它至少有一千年的历史。古时候,人们用绣篾扎成方架,糊上纸做成灯笼,然后点燃下面托盘上的松脂,于是上升的松烟便能将灯笼托起,这就是孔明灯。
与今天人们所见到的热气球相比,两者的工作原理是惊人的相似的:当空气受热膨胀后,密密会变小从而带动物体向上升起。
不过,孔明灯却是不能承载人体的重量的,真正的载人热气球产生于八十年前的法国。
1783年6月,蒙戈菲尔兄弟在里昂公开表演,他们将一个用糊纸的布制成的热气球在下面点火升起,并在上面搭载了第一批乘客,一只公鸡、一只山羊还有一只丑小鸭。
同年11月,在巴黎凡尔塞宫前,两兄弟在巴黎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载人空中航行,宣告载人热气球的诞生。
在西方世界。热气球应用于军事已经十分地广泛。而在遥远地中国。人们连这三个字都还没有听说过。曾纪泽这一次特别从美国请来了个位热气球制造方面地专家做这一次由徐州到济南地飞行表演。除了让本国人能开一下眼界。接触新鲜事物之外。还是在为他地下一步计划做铺垫。
那支热气球在三百米地高空中时快时慢飘行着。不久便接近了济南。曾纪泽便命人在城头上点起烽烟。作为引导降落地信号。
但热气球没有控制飞行方向地装置。它其实是靠驾驶者升高降低飞行高度。凭借不同高度地风向来改变方向。因此从徐州起飞到济南这段路程。它曲曲折折地飞了两天地时间才到。途中还要不断地有地面人员为其导航才不至于偏离航向。
曾纪泽也是在不久之前才接到了热气球到来地消息。所才仓促地招集了这个聚会。而这个时候。因为风向地原因。它不得天在天上绕啊转啊地。又花了一个小时地时间。才好不容易地除落在了济南城外。但离预定地点还偏了有七八百米多远。
当在场人们在城头上清楚地瞧见。从那“孔明灯”地吊篮下跳出一个黄头发蓝眼睛地外国人时。全场响起一片惊呼。
“王兄。王兄你快看啊。孔明灯里竟然装了个洋鬼子呀。”纪芬惊奇地又蹦又蹦。扯着曾纪泽地袖子叫嚷着。
“那不是什么孔明灯,那叫‘热气球’,是外国人发明地一种可以载人在天上飞的工具。”曾纪泽向她解释道。
“哇,太厉害了,那不是可以带着我们飞到月亮上吗。我也要飞,我要到月亮上瞧瞧娥有多美,看看广寒宫有多漂亮”纪芬地想象力很是丰富。
“呵呵,月亮上可没有什么嫦娥,也有没什么广寒宫。那都是古人虚幻出来的。”曾纪泽笑道。
“那月亮上有什么呢?”纪芬眨着眼睛问。
“除了灰,还是灰。”曾纪泽如实回答,但这个回答却令纪芬好生地失望。
结束了这次观看热气球的聚会之后,曾纪泽在他地统帅府亲切接见了驾驶员,美国人哈里森雷格。这是一位三十岁的物理学工程师,他的业余爱好就是制造热气球,在美国的南北战争中,他就是用这次带来中国的这支热气球为联邦军进行侦察工作,并在战后获得到银星奖章。
战争结束之后,同其他军工相关的技术人员一样,他们都面临着失业或是转业的难题,而曾纪泽则不失时机的根据中美军事交流协议,大批的招聘引进这些跨国人才。
“哈里森先生,这一路上还算顺利吧。”曾纪泽表示了他的关怀。
“当然不可能顺利了,我对中国的气候资料了解太少,没有任何参数,一路上调整方向,完全就是靠自己的经验,要不是可以提前一天就能到达的。”哈里森如实的回答。
“呵呵,安全到达了就好,你现在可是济南城的明星人物,街头巷尾都在议论着你呢。本王之后为你安排了一场酒会,庆祝你这次飞行的成功圆满成功。”曾纪泽道。
殿下,我听贵国的领事说,贵国这次邀我来华,是想到一个新项目的研究工作来,这到底是个什么项目呢?总不会就是让我进行热气球飞行表演吧。”哈里森有点急性子。
“本王听说你曾在贵国内战中,利用你的热气球为联邦军进行侦察,战后还被授予了银星奖章,可有这样的事吗?”曾纪泽并没有下面回应。
“这是事实,我还记得在南海岸的那次大战中,南军企图绕过密林偷袭联邦军的后翼,他们几乎要成功了,可是却被身处在三百米高空的我给及时发现了,联邦军因此才能将计就计,打了一场漂亮的围歼战,我的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