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洪神经(2 / 4)
员工的薪水,无论在何时何地,利益永远都是最有杀伤力的武器。所以,经过织布局一番不厚道的挖墙脚活动,大约有500名工人背叛了他们洋企,改入织布局旗下。
现在的纺织工人极度过剩,老板随时可以解雇再聘,可在当时的环境下,任何一个会使用机器的工人都是宝贵的人才。而培养这么多的工人,所付出的代价也是相当大的。现在,机器织布局不需要付出培训的费用和时间,单凭提高了一点薪水便挖来这么多地熟练工人,算是实实在在的赚了一笔。
曾纪泽的工业化运动。从之前的事无巨细,都要他亲手操办,到现在商务司的成立,很多项目,只需要他提出一个大致的方向,那些经过他熏陶地幕僚们。便会按照他的意图去实行。
所以无论是江南制造局,还是上海机器织布局,都在商务司的引导下,有条不紊的开展着建设工作。到六月下旬的时候,随着各个项目都已步入正轨,以及淮军的休整完毕,曾纪泽开始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金陵。
随着雨花台之役和进北攻南战略的失败,天京坐困的形势无可挽回地形成,太平天国东、南、西三面战场同时告急。濒临危局,天京之战进入到了最后的阶段。
至1863年6月初,曾纪泽的淮军继攻陷苏州之后。陆继扫平了苏南太平军残部;左宗棠地楚军攻陷浙东、浙西大片土地,兵锋直指杭州;西线湘军主力攻陷作为天京北渡唯一渡口的九洲之后,派重兵严密防守,彻底断绝了天京粮运的水上交通线。
随着李秀成兵团的覆灭,以及苏南、浙江战场众多人马被天牵制,太平军已无力组织大规模的战略行动。曾国藩根据太平天国分崩离析的形势,制定了三路合围天京的战略方针:双曾国荃部湘军为主力,主攻天京,以淮军、楚军为侧应。牵制苏南及浙江太平军,待肃清残敌之后,合围天京。
曾国藩随即调鲍超飞速引军南渡,与曾国荃会师,又令曾国荃增募新兵,使得合围金陵的湘军兵力增到5万之多。令曾国荃一军西起江东桥,东至印子山,分布二三十里。令萧庆衍扎两浦,以防李秀成之盘踞;令刘连捷扎九洲、中关、下关一带。会同水师日夜稽查,断天京之粮道。令鲍超扎孝陵卫一带,各路湘军对天京成合围之势。
与此同时,清廷总理衙门照会英法各国公使,在天京攻克之前,不得在该城外停泊轮船,以防太平军偷运弹药粮食。
随着各路湘军的到位,曾国藩遂下令各部对天京发起进攻,先肃清天京外围防御工事。
湘军兵精粮足。士气正盛。各部向太天军发起了疯狂地进攻,在三个多月的时间内。先后攻克淳化、解溪等十余处战略要地,毁垒近百座,天京城效东百里之内尽为湘军占领。至此,天京东、南、西三面险要尽失,仅钟山之巅天堡、地堡城尚为太平军据守,城北神策、太平二门未被合围。
在此期间,李秀成也曾组织过数次相当规模的破围战,但均告失败,损兵折将达将万之众,天京之势,已经到了无可解救的地步。
天京。
虎踞龙蟠的金陵,而今只不过是一座没有希望的孤城。混乱的街头,凋零的景象,随处可见的是流离失所地饥民,他们跪伏在街道两旁,每逢有太平军的大人们经过时,便一窝蜂的拥上去,磕头跪拜,乞求这些大人们能够可怜可怜他们,施舍哪怕是一粒米也好。
可惜的是,回应他们的往往是推搡喝斥,甚至是一顿马鞭的抽打。饥饿的难民再遭毒打,无疑于雪上加霜,不时的有人会倒在拥挤的人群之中,永远不会再醒来。
一队人马经过北面地太平门,领头那人,英气勃发,穿着荣耀尊贵,只是,脸上尽是沮丧。
他默默地注视着的太平军,那里聚集了数百地平民,拖家带口,携老扶幼。他们边叫嚷着“打开城门,让我们出去”的口喊,边不断的向城门挤去,只是,每一次的冲击都被戒备森严的守城太平军逼退。
守太平门的是一员天将,名叫贺城栋,他手扶着大刀,向着这些试图出城的平民百姓高喊道:“天王有令,凡天国子民,必须与天京共存亡,从今日起,不许一人出城,违令者以通敌论处。”
“我们不敢通敌,我们只是想出城讨口饭吃,家里粮米断尽。再留在天京我们就要饿死了。”饥饿的百姓在乞求。
贺城栋不为所动,高喝道:“天王的旨意我已经告诉了你们,如果你们还敢强行冲门,休怪我不客气!”
贺城栋说罢,手一挥,城上迅速的奔下两队太平军。皆手执洋枪。他们挡在了人群之前,黑森森的枪口对准了那些手无寸铁的饥民。
饥民们面对的是死亡的威胁,然而,他们若是不能出城,同时是死路一条。进也是死,退也是死,已是被逼上了不归之路。
人群中有人激愤的喊道:“大伙齐心冲出去才有活路,不要怕他们,咱们冲啊!”
本就激动地饥民们一被煽动。立刻变得更加的愤怒,几百号人前呼后拥的向着北门冲去。
贺城栋大惊,急喝道:“退后。我命令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