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纪泽式(2 / 2)
了上海武器制造局职位,征兵处的重担曾纪泽就交给凌焕。这位年轻的高参并没有辜负曾纪泽的信,三个月的时间内,他又为纪泽招募并训练了一万的人马,而由于淮军的声势日盛,以及在曾纪泽求贤若渴的感召之下,新招兵员中知识分子的成份有极大比例的提高,士兵的普遍素质也随之增强。
与此同时,黄浦军事学堂也为曾纪泽提供了几十名一期毕业学员,这些学员们虽然因为战时的学制减缩原因,只接受了不到半年的培训,但由于戈登的教育有方,以及学员们的刻苦与努力,使他们足以胜任新编淮军中下级军官的职责。
曾纪泽将这一万人马编成了三个步兵团,番号分别为九、十、十一团,团长陈庆国、郑爽杰、许冠容均是从原淮军中提拔上来的有为之士,而中下级军官则多是黄浦军事学堂的一期毕业生。
曾经泽提拔任命了这么多的新面孔,这在外人看来无疑是大胆而冒险的,甚至是不够妥当的,他也因此遭到了李鸿章等人的劝谏,但曾纪泽力排众议,一意决心如此。因为这是曾纪泽将淮军“黄浦化”的一个重要步骤,在不久的将来,他还要一步步的让整个淮军的各级理要指挥阶层,尽可能的由黄浦毕业生担任,这些学员和他们领导下的淮军,将完全的忠于曾纪泽这位校长。
曾纪泽原计划将三个新编团全部调入苏州战场,但浙江战局的变化却让他不得不改变了计划。
1862年2月,左宗棠升任浙江巡抚,立即拉开了进攻浙江的帷幕。
曾纪泽很清楚,左宗棠必定把这场战争看作实现自己政治野心的重要阶梯,太平军天国侍王李世贤根本不是这位军事天才的对手。如果坐视左宗棠在浙江大展拳脚,那么不久之后浙将必会成为楚军的敌盘,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左宗棠的崛起是曾纪泽所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他要将三团的淮军南下调往浙江战场,在打击太平军,扩大自己地盘的同时,尽可能扼制楚军的发展。
————
本周三江,请朋友们多多收藏,多投些票吧。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