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重生顺治十四年 > 第一卷 眼花缭乱的世界--第二卷 禁宫水深 第六十四章 朋友

第一卷 眼花缭乱的世界--第二卷 禁宫水深 第六十四章 朋友(3 / 4)

日,他会是个人物,会做出一些比较出彩的成绩。

潘济就给了陈旭日这样一种直觉。

而陈旭日选择相信自己的这种直觉。

父亲提议,意思是把潘济要到家里边,跟在他身边听用。陈旭日拒绝了。

主仆的名分一旦确定下来,这个标签往往一辈子都摘不掉。虽然现在来说,潘济等人是他买下来的,尊卑已然有别。可这种差别相对来说不算大,日后倘使情况有变,把它视作救命之恩也好,援手之恩也罢,总有个转余地。

比起下人,陈旭日现在最需要的是朋友,或者退一步说,是伙伴。

在这个人口买卖公开化合法化的时代,只要经济条件许可,下人什么时候都不缺,随时可以补充进来一大批。

朋友就不一样了。

陈旭日明白自己现下的处境,对自己的将来,心里大致也有个大概的发展方向,左右总是不会脱离官场了。

或许自己正式涉足官场地时间。比曾经预计地还将早上许多。至少不会超过三年罢?他是御笔破例钦点馆选地庶吉士。庶吉士三年学成散馆。便要正式领衔做官了。

以陈旭日在现代社会近三十年地生活经验来看。真正地朋友。往往是学生时代结交下来地。及至踏上社会。环境发生变化。人心跟着复杂。考量什么。往往都掺杂了各种各样地利益算计。朋友是个泛而广之地称呼。真要论起来。稍微有些交往地人似乎都当得这个称呼。但静下心来。陈旭日扪心自问。能让他放到心上。真正以朋友视之地。多是过往地同窗好友。哪怕分别后。因为各种各样地原因。已经是经年不得见。

换了时空。大环境与以往迥异。陈旭日没有机会跟比较多地同龄人交往。没有机会积攒人脉和友情。仔细考量后。他认为自己唯一能做地。就是在正式入职官场前。尽可能多地认识一些年纪仿佛地朋友。这种友情。相对来说。总是要比日后来地单纯些。纯粹些。

他是真地想和潘济做朋友。

他是真地认为。如果不能抗拒。如果有勇气面对已经发生地过往。那么苦难就是一笔财富。

就好比他自己。接受了空降到这个落后地、处处不方便地、步履维艰地落后年代。曾经与众不同地经历。就是一笔巨大地财富。

不论是哪一种,倘使可以做到冷静的分析然后冷静的面对,就可以最大限度的把握对自己人生的主动权。他是这样去做的,潘济,也在朝这个方向努力。这么做的潘济,而且有足够的聪明,足够的理性,足够的冷静,足够的学识,所以陈旭日诚心诚意想与他做朋友。

与潘济一起买过来的,一共是六个孩子,陈旭日敢发誓,他真的没有自视高他们一等,日后如何不得而知,至少是现在,他心里还没有培养出森严的等级观念。但是六个人里面,眼下他想再进一步与之做朋友的,只有潘济一个,陈旭日只能把它归结为人与人之间的缘份。

“太寂寞了,在家里边觉得寂寞,在宫里边觉得寂寞,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仍然觉得孤单……”

陈旭日不止一次这样叹息。

他真的太想要朋友了,平等的交往,自在的谈心,随意的聊天,允你肥马轻裘,亦允他布衣葛衫,一起轻狂年少,一起把酒祝东风,一起叹息流年易逝,一起迎风击节长歌……

是他主动选择改变历史,所以甘心从容面对压抑的日常生活,但是心里终归还是有另一个不同的梦想:很想要一个痛快的不笃的人生,以不负老天爷送他这场奇遇……哪怕只是私下里,哪怕只能偶尔为之。

心有所想,便即时开口,虽然被拒绝,潘济说的诚恳,陈旭日便不觉得有所失望。左右做朋友这种事吧,贵在交心,名分这东西,且随它去了,不值得计较这个。

陈旭日抛开杂乱思绪,提起正经事,“我想托你件事。”

他说话的语气和态度,浑没有一丝丝主人的架子,那样笑不呵的淡淡开口,倒是给人一种请托的感觉。潘济心下感激,唇边亦添了抹笑

:“但有所托,无不从命!”

“是这样的,呆会儿想请你一起往城里人市上走一趟……我呢,想再挑几个人。嗯,以不超过十个为宜,十岁左右的年纪,看着不那么唯唯喏喏的,最好是粗粗识几个字的,不那么懦弱也不显得奸滑的……”

潘济听他提起人市,面上原是有点黯然,却是听他大概说着各种要求,左一点右一点,加起来要求就有那么点严格。又生出一点好奇来,“他们往后怎么安排?是要跟着我们一起读书,还是送到府里做事?有了明确的目的,挑人的时候容易做到心里有数。”倘若一起读书,当然是挑一些看着可堪造就的那种,如果是送到府里做事,则以憨厚朴实的为宜。

陈旭日是想为家里添几个帮佣的下人,不过这活计向来是母亲在做,他不好贸然插手,仿佛显得就他很能的样子,“先送到你这里调教些日子,往后看情况再做安排。基本上不会往家里边领,这不前些日子,家里买了个庄子,父亲愁着没有合适的可以信任的人安排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