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眼花缭乱的世界--第二卷 禁宫水深 第四十二章(1 / 2)
五月三号,顺治亲自在太和殿接见孙可望,并于宫内赐宴,在京的满蒙等王公显贵,一律为座上客,君臣共欢。且当朝对孙可望赐银八千两,并赐府弟、赐蟒袍、朝衣、缎匹等。
大清入关十多年来,数次接纳、宣召前明降臣入朝为臣议政,但似这等隆重尚属首次。
孙可望被封为“义王”。除去大清建国初年分封的四位汉族亲王外,他是第一位被封王的汉人。而平西王吴三桂、靖南王耿仲明、平南王尚可喜,已经去世的定南王孔有德,此四人之所以被封王,除了亲率一批精兵强将来归,最主要的,他们为满清入主中原,鞍前马后立下了数不清的汗马功劳。
与之相比,孙可望与李定国内讧而兵败狼狈来归,却被破例封王,而且得到顺治如此重视,一时间,孙可望成了红极一时的人物。
科尔沁蒙古的吴克善亲王,原本接到为避痘半月之内不得面君、不得进宫的旨意,因逢此等盛事,提前五天得以进宫,一起参与此次盛宴。
想到自己进京后受到的冷落,相比于孙可望受到的待遇,他心中殊为不愤。
御膳房源源不断送上美酒佳肴,吴克善却觉得食不下咽。只不好表现的太过冷淡,勉强动了动筷子略表意思,其余时间便以喝酒打发时间。
连尽了数杯酒后。酒酣耳热地众人逐渐放松,开始言笑无忌。简亲王济度跟着起哄的众人一起敬过孙可望。新添了酒,举着杯子凑过来再与吴克善敬酒。
他面上一团微笑,做出邀酒地热情姿态,嘴里却低声道:“待会儿太后将差人来请叔王,叔王且抽个空。到偏殿稍等。”
论辈分,济度娶了吴克善的孙女,是他的孙女婿,但,济度的父亲济尔哈朗与吴克善同辈,是以济度仍旧照着旧时称呼称他为“叔王”。
后宫乃宫妃所居之处。命妇进宫走动还算寻常,男客未经召见,却是不得进入后宫。
吴克善进京也有十天了。早就盼着与孝庄见面。闻言大喜。他又喝下一杯酒。与旁人略做寒暄。瞅个空子。悄悄退了席。
不一会儿。苏茉尔领了孝庄地懿旨。亲自来请。引吴克善去往慈宁宫。
兄妹俩见了面。说一些体已话后。吴克善少不得问起女儿。孝庄许诺一会儿送他去长春宫。让他们父女见面说说话。
距离吴克善上次进宫。已经隔了两年多将近三个年头了。京城里发生了许多变化。后宫也新添了两位皇子并一位公主。
扯到这个。兄妹俩免不了就顺治欲立四阿哥隆兴为大清朝太子地事掰扯几句。
“先帝在时。亲口给我们说过爱新觉罗地男人统治天下。蒙古科尔沁地女人统治后宫。先帝宫中。五宫后妃全部姓博尔吉吉特氏。如今皇上也有五位蒙古后妃。到现在为止。皇上通共有五位皇子和六位公主。却无一人出自蒙古后妃。她们进宫数年。一无所出。皇上这般行事。妹妹就不管管吗?您到底是咱们草原儿女。多少也该念着点情份。不能由着皇上地性子来。”
吴克善不满道:“如今皇上才多大?孝惠皇后册立四年了,至今膝下无子,责任属谁?这般眼巴巴的急着立董鄂氏的儿子为太子,这不是公然给我们没脸吗?”
孝庄皱眉道:“哥哥这话说地,宫里边,除了康妃佟氏,恪妃石氏和皇贵妃董鄂氏,其余一宫主位都是蒙古科尔沁的女人。皇帝前朝事忙,疏于后宫也是难免,我做母亲的,总不能硬逼着他去宠幸谁……哪个妃子能博得皇帝的欢心,归根结底需要她们自己去努力。”
“她们还要怎么努力?孝惠皇后多好的性子,凡事不出头不惹事一切惟皇命是从,就这样,前些时候不是还差点被废了?”吴克善忍了又忍,还是忍不住脱口而出道:“妹妹可真是生了一位好儿子!”
他一进宫就想起自己被废掉迁居侧宫的女儿,唯一的感觉,除了伤心就是痛心。
这个女儿,打小他真是手心里捧大地,所有的儿子女儿包括孙子孙女,再没有第二个人能超过她去。女儿也争气,人长的漂亮,又聪明,可就是偏不得他顺治的心。永远都忘不了,他送女来京,顺治一面不见,生生冷落了他们八个月不闻不问,他地宝贝,别人只当是棵草!
“静妃的事,是我们母子对不起哥哥。哥哥只管放心,只要我在一天,孝惠就一定是皇后,谁也动摇不了她地地位!”
儿子不争气,孝庄无话可说,做出保证后,又道:“现如今三阿哥玄烨认到孝惠名下,玄烨聪明伶俐,是个懂事知上进的好孩子。这些日子,孝惠每天把他挂在嘴上,满意地不得了……”
“三阿哥表现的再好又如何?皇上那意思,摆明了就是要立四阿哥做太子。皇后名下地皇子做不成太子,对皇后也是一种羞辱。”
“太子册立,关乎国体,皇帝固然有自己的喜恶,朝中大臣也有权力表示自己的意见……”
在吴克善面前,孝庄不避讳的表示出自己反对册立四皇子为太子的意图。
她反复想过,想让三阿哥上位,少不得要有借助自己哥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