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潮涨潮落 (1)(3 / 11)
是太平绅士迟天任先生?不对吧?”
竟然说得一口流利的广东话,而且是正宗广府口音。这正是“官学生”的优势,他们毕业于英国的高等学府,并受过汉语训练,诸熟“华情”,由这样的人充任香港官员自然是一以当十。梅轩利在和华人对话的时候喜欢讲汉语,与其说为了和华人沟通,倒不如说是以此作为一种威慑力量,等于明白地告诉对方:我是个中国通,在我面前不要耍什么花样!
迟孟桓心里“咯噎”一声,暗想:那张名片把黑脸、白脸的鬼判都蒙过去了,却蒙不住这位阎王,此人眼力果然厉害!
“报告阁下,”迟孟桓说这话的时候感觉到自己的小腿在发颤,“太平绅士迟天任是我的父亲,我是他的儿子迟孟桓……”
“嗯?”梅轩利宽阔的额头下那两道淡栗色的眉毛皱了起来,“这怎么可以?太平绅士并不是一个世袭的职务!”
“是,阁下!”迟孟桓连忙说,“家父年事已高,行动有所不便,我受父亲的委托,代表他前来拜见阁下,所以……所以按照民间礼仪,应该用长辈的名义,以表示对阁下的由衷尊重,这一点,我想阁下能够理解……”
一你很会说话!我本来完全可以以冒名顶替的罪名逮捕你,”梅轩利在自己的座椅上坐了下去,回头打量着迟孟桓,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微微一笑,“现在,你的善辩使我改变了主意,你很幸运!”
“不,这是因为阁下体恤民情,宽容下属,”迟孟桓的脊背一阵阵发凉,心想:我不为自己辩护,今日做了屈死鬼,岂不冤枉?看来好话多说些是没有错的,人总是喜欢听别人奉承,就连这位杀人不眨眼的阎王也不例外,尽管把他当作菩萨来赞美就是了。心里这么想着,一双眼睛瞄着梅轩利,说,“我一看到阁下的这副相貌,就知道你是一位宽厚仁慈的长官……”
“什么?我的相貌?”梅轩利饶有兴致地望着他,“难道你会看相?”
“会一点,阁下,”迟孟桓打蛇随棍上,趁机往前凑了凑,煞有介事地盯着梅轩利的脸,端详了片刻,说道,“阁下天庭饱满,地间方圆,当中印堂发亮,官运正旺,将来……”
“将来怎么样?”梅轩利问。
“阁下将来……”迟孟桓故意停顿了一下,才接着说,“将来做官要做到总督之位,而且受封为爵士!”
“莫名其妙!”梅轩利笑笑,“我的职务升迁掌握在英国女王陛下的手里,你怎么会知道?”
“这……这都写在阁下的脸上嘛,无论中外都是一个道理,”迟孟桓壮着胆子说,“阁下信与不信都没有关系,将来的事实总归会证明的!”
竟然言之凿凿,敢于许下弥天大愿。其实,迟孟桓对于相术一窍不通,这一套言语都是老莫事先教给他的,尽管照说不误。他问老莫这一套说词有何依据?老莫说,梅轩利是爱尔兰人,而爱尔兰是个出总督的地方,于是扳着指头历数:到目前为止,香港总督一共才十二任,而其中第五任总督赫科莱斯·罗便臣、第六任总督麦当奴、第七任总督坚尼地、第八任总督轩尼诗、第九任总督宝云、第十任总督德辅都是爱尔兰人,竟有六位之多,占了一半;英国殖民地部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我们不得而知,但这一现象却值得注意,焉知将来梅轩利不会走到这一步?暂且替他说下大话,讨他个喜欢,反正兑现不兑现都不是眼前的事!
迟孟桓的许诺,梅轩利当然并不深信,但有意思的是,几年前曾有一位来自西班牙的星相家给梅轩利看过手相,也说他是“未来的总督”,东西方的“相术”竟不谋而合,也许纯属巧合。不管这一许诺将来能否兑现,现在听来却十分顺耳,即使这只是对方向他表达的一个美好祝愿,他也是乐于接受的。便用下巴指了指旁边的一把椅子,说:“迟先生,请坐!”
迟孟桓吃了颗定心丸,从肃立一旁接受盘问轻易地成为座上宾,可以进入正题了。
“我很忙,迟先生,”梅轩利说,侧眼看了看迟孟桓拿在手里的皮包,“令尊委托你来见我,有什么事情吗?”
“是的,阁下……”迟孟桓连忙打开皮包,把手伸进去,犹豫了一下,取出一只信封,恭恭敬敬地递了上去。
梅轩利接过那只没有封口的信封,抽出里面的一张纸,定睛一看,竟是一张汇丰银行的支票,填好的数额是港币一千元整。
“这……是什么意思?”梅轩利那张方方正正的脸顿时严肃起来。
“阁下,”迟孟桓诚惶诚恐地望着他,“这是家父送给阁下的一点小意思……”
“不,迟先生,我更欣赏你刚才开给我的那张空头支票,”梅轩利神色严峻地说,一双大而阴沉的眼睛并不看迟孟恒,而转脸注视着墙上的英国国徽,“如果你希望预言成真,那么就不要毁了我的前途!”
迟孟桓的脸腾地红了。
“我想你一定知道发生在去年6月的那桩案子吧?”梅轩利问他。
“哦,是,阁下!”迟孟桓答道。去年那桩轰动一时的警察索贿案,在香港几乎无人不晓,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