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相逢却道是故人(2 / 4)
走狗”的身份一直没有得到平反,但是在这个对她来说陌生的外界,她虽然不能信任沈哲,却必须要依靠于他。
而对于沈哲来说,石白羽虽然脾气倔,性子火爆,但怎么说都是一个美女,和美女一路同行,吃亏的怎么也不会是他。
二人有一句没一句地对答了几句话,行了一日,终于到了上海的地界,石白羽是第一次来这样热闹的地方,新鲜之余,眼底也露出了几分惧色,这是他以前从来没有接受过的一种环境,也是这个国家大多数人都很难接受的环境。
沈哲将石白羽的情绪都看在眼里,心里居然还有几分同情,按照石白羽这个年纪,不过就是一个小女孩儿而已,而现在却要在这个她根本就分不清东南西北的大上海,去投奔一个她见所未见的陌生人,而这个陌生人能不能接纳他,或者有事因为什么意图接纳她,如今都是不得而知的,这次投奔,对于石白羽来说唯一的一点好处就是,说不定她有幸,可以在这个陌生人家里,见到同样来避难的大哥石鸿翰,毕竟早在凤凰山初建的时候,他们二人就已经被告知,如果日后有变,便去上海某处,自然有人接应,不过时隔十年之久,那个地方在还不在,也成了一个未知之数。
“石姑娘,这大上海可是号称‘十里洋场’你要找的究竟是什么地方,在哪儿?”
石白羽正在为自己的种种猜测内心忐忑,突然听见身边的“狗官”这么问了一句,石白羽张口刚要回答,确立吗把嘴巴闭上了,她明白,她和这个人根本就不是一路人,她可以依靠着个人,利用这个人,但是绝对不能相信这个人,她从小接受的思想就是,那一帮清狗为了达到目的往往无所不尽其能,放长线钓大鱼也不无可能,她若是这么贸贸然说了,不就是陷同门于不义。
沈哲见她欲说还休,便已经猜到了她的几分心思,这一路也没有多少功夫,怎么这个野丫头就这么在一夜之间就长进了。
他心里想着,便转移了话题,说道:“姑娘,这一路在下一直没有向姑娘自报家门,实在是失礼,在下姓沈名哲,系出湘淮军,实不相瞒,直隶总督李鸿章大人正是在下的义父。”石白羽听到他说“湘淮”二字的时候,就已经面露不悦,在听到“李鸿章”的大名,更是恶狠狠地剜了沈哲一眼,恨不得自己的眼睛能杀人一样。这也难怪,要说当初的八旗和绿营已经被太平军给吓破了胆,哪里还有抵抗的能力,眼看着爱新觉罗家就要被赶回老家,突然横道上插出出来一群汉人胳膊肘往外拐,而且还柺得分外起劲儿,勾结洋人,最后愣是把太平天国打得灰飞烟灭。
沈哲见石白羽脸色不对,立刻说道:“姑娘不必如此,说实话,在下从来没有把太平军当成过敌人,更别说是姑娘了,相反,在下一直以为太平军是在下的大恩人,如果不是当年太平军起义的话,湘淮军充其量也只是地方兵勇,断不会有如今的势力。”
为了照顾石白羽的情绪,对于太平天国的暴动,沈哲特意摒弃了官方所谓的“造反”而是用了“起义”,乍一听好像还是名正言顺,天命所归一般。
沈哲又说道:“其实吧,要说当年太平军也是声势浩大,势如破竹,东行之时,雄师百万,投鞭断流,不知道把多少大清官员逼得是以死谢罪,可最后乐极生悲,没成就大业,反而让清廷借此机会迎来了自己的‘第二春’,真是冤枉。”
石白羽瞥了沈哲一眼,觉得怎么看这家伙都有一点儿幸灾乐祸,于是高姿态地抬起下巴,很有骨气地说道:“成王败寇,愿赌服输,没什么觉得冤枉的。”
沈哲笑笑说:“在下不是说洪秀全他冤枉,只是说,本来大清朝廷已经是千疮百孔,犹如朽木,只要轻轻一推,便可倾覆之,甚至是湘淮军中的能人干将都会站到你们的一边,可是这个机会就被你们的‘拜上帝教’和洪秀全给生生错过了。一着走错满盘皆输,我说的是你们这些为他卖命的人冤。”
石白羽似乎是来了兴趣,说道:“那沈大人你倒是说说,究竟是那步错了。”
沈哲道:“要说太平天国的制度,什么众生平等,什么天朝田亩,都挺好,可是败就拜在了宣传上。“
“宣传?“石白羽显然对这个新名词并不了解。
“就是打得旗号,你们太平天国说的是什么皇上帝,阎罗妖,有几个中国人回信这种东西,老百姓尚且难得新,更何况是读书人,但是没有读书人,评几个庄稼汉和传教士该怎么治国,洪秀全想干什么,不就是改朝换代吗?这有多难,他们性爱新觉罗本来就有一个硬伤,洪秀全连‘皇上帝’和‘阎罗妖’这么扯的旗号都用上了,怎么就偏偏不知道利用他们满清是异族这个硬伤呢。”
“那依照沈大人来看,应该怎样……宣传?”
“这还不简单,‘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只要从这点上把朝廷和老百姓区分开,大家要帮,自然也得帮自己家的人。”
石白羽听罢愣了片刻,却突然有些得意地笑了起来,说道:“光凭你这句话,就已经够定你谋反的大罪了。”
沈哲双手一摊,显得毫不在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