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血战大阪(十四)(1 / 2)
连日的暴雨之后,天气放晴,山林中的空气清新得很,天气也不像之前那么炎热,凉爽的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味道,午后的阳光透过树叶在林间撒下了斑驳的光点,给人一种慵懒和迷茫的感觉。正在神户附近的山林中穿行的战士们可没有这么好的感觉,也无暇欣赏这雨后初晴的景致,奔跑时杂乱的脚步声和粗重的喘息声回荡在林间,打破了山林中的寂静,一个个汗流浃背的身影与这静谧的午后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
“快!后面的跟上,不要掉队,大家加把劲,一定要在天黑之前赶到守口地区!”周破虏一面向前加快脚步,一面对战士们喊道。接到了周雨轩的回复,一师作为执行穿插任务的尖刀二十四日晚上就出发了。四个小时一师已经全副武装地在山林中以强行军的速度跑了六十公里赶到了丰能地区,休息了几个小时之后,一师又从丰能一路南下,在下午三时跑出了山林进入了平原地区。
“报告!前面发现十一军的先头部队!”作为一师的尖刀,一团向来都是走在前面的,团长李天兴奋地跑了回来向周破虏报告。
“段司令的速度也不慢啊,我们过去看看。”命令战士就地休息,周破虏和李天向十一军的方向跑了过来。
段祺瑞的速度和一师比起来也不慢,毕竟第二军团要穿插的距离比较近又是平原地区,一共就大概六十公里的行军路程,作为前头部队的十一军只用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只不过这一军团一天之内就绕过了神户从神户以北的山林穿行过来,这速度的确是有些恐怖了一点。不过当段祺瑞看见一师的周破虏的时候,也就不那么惊讶了,这个虎贲师无论作什么都会创造出奇迹来的。
相互敬礼之后,周破虏和段祺瑞经过了简单的商议,决定两军向大阪方向前进两公里后构筑防线,等待后续部队过来完成对大阪的敌人的包围。这时十一军和一师的防线距离重兵集结的大阪城地区只有不到十公里的距离了。
二十五日对蔡锷和冯玉祥来说,也不那么好过。尽管占据了地势上的优势,可日军毕竟人数上的优势太明显了。在打残了鬼子十个师团之后,反而让日军在装备水平上得到了提高。毕竟少了快一半的人,至少在步枪上几乎可以人手一支了,同时在弹药方面,日军也比国防军要充裕得多。城下的几万人,即使都是步枪,打起来这子弹也足够密集的了。而国防军剩余不多的弹药,几乎都留给了各班的狙击手,只有这些潜伏在角落里的杀手才能让所剩不多的子弹发挥最大的作用。其余的战士几乎都是蜷缩在城墙上躲避城下射上来的子弹,等日军爬上来,再用上了刺刀的步枪料理这些上来送死的鬼子。
看见国防军被帝国的勇士们打得几乎都抬不起头来,城头上的枪身也很少响起,梨本宫守正王看得十分兴奋,觉得破城只在朝夕之间,不觉挥舞着军刀走到了护城河边上,大声催促着后面的士兵,用脚踹着这些胆小的家伙的屁股,赶紧冲过河去,参加对中国军队的战斗。整整十天了,终于马上就可以结束这场战斗了,胜利最终还是属于伟大的天皇陛下和高贵的日本皇族的。
赵一民拿着一只九五式的狙击,悄悄地在城头上转来转去。一直以来,特种大队都没有参加这些天的战斗。一方面在最开始登陆大阪的战斗中,特战大队伤亡惨重,四十几个人中几乎人人带伤还牺牲了九名战士;另一方面,赵一民始终认为,特种兵是用来执行特殊任务的部队,如果象普通士兵一样在战场上消耗掉,绝对是一种浪费。十三军的其他人虽然不一定理解赵一民的想法,可对这些周大总统的宝贝嘎搭,大家也都是金贵得很,一直在后面养伤,没有派给他们战斗任务。
现在几乎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了,赵一民领着十几个已经康复得差不多的队员也上了城头。这些经过了严格训练的特种兵,几乎个顶个都是狙击好手,冲上来的四个师团中的军官,没少倒在这些特种兵的枪口下。赵一民已经看了半天了,没有什么太合适的目标,对于这些小兵,赵一民觉得还没有浪费子弹的必要,敢上来随手一剑就解决了。突然,一个穿着将官服的家伙出现在赵一民的瞄准镜里。这可是条大鱼啊,虽然最近日军象批发一样提升了一大堆将官,可看这家伙的肩章,大将这种货色可不时随随便便就可以遇到的。
赵一民目测了一下距离,应该有两公里多,刚好在九五式的射程之外,六倍瞄准镜中的距离划分也只设定到了两千米。可这么一条大鱼,就这么放过去实在是不甘心。凭借多年的经验,赵一民还是决定要试一下。瞄准镜里这个家伙正张牙舞爪地教训手下的士兵,嗯,风速几乎为零,相当良好的狙击条件。赵一民在用瞄准镜中最下面一个刻度瞄了一下之后,又刻意稍稍把枪口抬起了一些,扣动了板机。
被大将训斥得无地自容的鬼子中佐正在考虑是不是要切腹来证明自己的勇敢并洗刷自己的耻辱的时候,突然发现大将的身子一震,一个血洞出现在了梨本宫守正王的额头上,紧接着梨本宫守正王就直挺挺地朝自己的怀里倒了过来。天!大将阁下阵亡了,这个中佐赶紧抱着梨本宫守正王的尸体向后面跑去。进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