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熊本城(1 / 2)
李远志同样也感觉到了最后时刻的来临,这个东北的汉子脸上现出了几分疯狂的神色,正准备带领十六师的战士们冲上去肉搏,这时在战场的两翼响起了通用机枪特有的嘶啦嘶啦的射击声。李远志长出了一口气,两翼的十七和十八师终于及时地赶了过来,枪声顿时又重新密集了起来,一度摇摇欲坠的防线又重新稳定了下来。这时已经冲到近前的日本人再次被笼罩在死神镰刀般的火网里,西乡隆盛看着近在咫尺的战壕,眼中满是不甘的神情,带着浑身地弹孔倒了下去。至此,在十月三十日这一天中,日本的很多流派如鹿岛新当流、富田流、新阴流、一刀流、无住心剑流等等都彻底失去了传承,其它诸多流派也是元气大伤,整个日本武士阶层顿时人才为之一空,在之后的几十年里慢慢走向了消亡,而刘一炮也很无辜地被认为是灭亡了武士文化的罪魁祸首。
被甩在后面的两个军和炮师接到了刘一炮的命令,知道司令在前线发飙了,也看得出形势的严重性,于是一路狂奔终于及时地赶了上来。在大口径的重炮下,日军聚集在战场后方准备冲锋的几个师团顿时损失惨重。形势的突然逆转更让冈泽精心灰意冷,白白牺牲了十多万人,就换来这么个结果,还损兵折将。不等国防军发起冲锋,主动开始后撤到八代附近驻防。刘一炮这次倒没有燥进,三个军起头并进,一路上收复了鹿屋、宫崎等地,进军到八代附近后与冈泽精对峙,也没有急于攻城,天天冷枪冷炮地伺候小鬼子们。
鹿儿岛地区的形势稳定了下来,国内调集的武警部队也派过来两个师开始维持治安保障后勤。参谋部对周雨轩这种不紧不慢的打法有些不理解,冈泽精已经是瓮中之鳖,还不赶紧收拾了还等什么呢?周雨轩笑笑说道,等援军呗,不过等的是日本人的援军。在这段时间里也没闲着,那霸的两个陆战师天天闹腾要上战场,周雨轩就让他们在屋久岛、种子岛等一堆岛屿中登陆,搜索日军的剩余士兵,这些小伙子们才算有了点事做。
十一月二十五日,紧赶慢赶过来增援的十五万人终于跨过了马关海峡,进入了九州岛岛。这一天周雨轩也给了他们一个最好的礼物,刘一炮的三个军以强大的火力几乎轰平了八代城,日军想在巷战中消耗国防军的想法落了空,冈泽精没有办法只好又领兵回到了熊本,加紧催促大本营向九州岛增兵,而国防军在扫荡了九州岛中部地区后也随之出现了熊本城外。
熊本自古民风彪悍,是日本的重工业基地,同时也是九州岛岛的最重要的防御地点之一。冈泽精准备在此据城坚守,抵挡国防军的追击并等待援军的带来。不过在三个军无所顾忌的炮火之下,冈泽精部署在熊本的白川和井芹川附近的两个师团很快就损失殆尽。
没有办法,在损失了原本就不多的炮兵之后,日军就失去了和国防军对峙的资格,或是付出大量的人员伤亡死守,或是识相地赶紧后撤,没有别的选择。无奈之下,冈泽精只好带着剩余的五个多师团共六万多人退入了日本的三大名城之一的熊本城,希望这座曾多次把进攻者挡在城外的历史名城能再次把国防军也挡在城外。十一月三十日,在肃清了外围残余的日军之后,国防军来到了这座日本人心中“令军队想放弃(武者返し)”的古城前。
熊本城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是由日本战国时期的名将、丰臣秀吉旗下的肥后大名加藤清正为熊本城主时建造的。据说这位“加藤虎之助清正”把掌握的清正流筑城术奉为不传之秘,从不把自己的筑城术传授他人,只是在晚年才教了一些给饭田觉兵卫,不过这位弟子好像也不怎么成器。一代名将,为人却心胸如此狭隘,也算是少见了,如此人等也被奉为名将,日人在战略和战术上的发展水平也就可见一斑了。
其实被吹嘘得神乎其神的清正流筑城术的奥秘很简单,就是能筑起其它城池一倍以上高度的城墙。城墙高了,以日本人的身高来说,自然就觉得是不可逾越的障碍了,熊本镇台军就是凭借这道近十米高的城墙几次击退过十倍于守军的敌军进攻。说白了,加藤清正只是一名合格的瓦匠,掌握了比其它人更高明的测量方法,所以能筑起比其它人更高的城墙。没有什么文化底蕴的小国就是这样,一点小事就被传得神乎其神。
此时刘一炮和他的三个军长正以一种游玩的心态站在这座历史名城之前,在四个人眼中看来,这三百年都不到的东西实在是算不上什么名胜古迹,到中国去看看,尤其是北京和西安,随便弄个什么砖头瓦片的就得有一、两千年的历史,否则你都不好意思和人说这叫古迹,这叫历史。刘一炮这时正指着熊本城和三个部下聊天:“小鬼子就是小家子气,一公里方圆的大炮楼子也好意思叫城,去咱东北看看,在早随便一个村子的大户的院子就有这样的大小,更别说其它的大城市了。难道说日本人个子小,这建的城也跟着缩水了?”
“就是就是,小矬子还把这十来米高的石墙吹成‘武者返’,脸皮倒是挺厚的。国内有坚城无数,要是让他们看看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感觉,那才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呢,都没好意思说是攻不破的城防。这小鬼子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