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中华共和国成立了(2 / 3)
燃机厂已经完成了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国产化,正在研究船舶上使用的大型柴油机。沈阳汽车厂也完成了载重四吨的卡车的研制并开始了生产,周雨轩将其命名为解放牌卡车。在新成立的沈阳火炮制造厂,新型的155和203毫米口径的榴弹炮和120毫米口径的迫击炮已经开始生产,加上原有的105毫米口径的火炮,现在周雨轩可以开始打造他的大炮兵主义的军队。M42机枪也开始列装部队,正式的名称为通用式机枪,K98的仿制工作也告一段落,在几年的仿制生产中,军工厂的技工也积累了丰富的枪械制造经验,对K98进行了一些技术上的改进,于是对这支中国版的K98,周雨轩命名为九五式步枪。
既然有了这么多的装备,周雨轩对军队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的换装。步兵班由10名战士加正副班长组成,武器为一挺M42机枪,一门60毫米迫击炮,两名弹药手负责携带机枪和炮弹,一支狙击步枪和九支步枪构成。每排三班,每连三排和一个20挺机枪的机枪排。每营三连,并含一个20门120迫击炮的炮连。每团三营含一个60门120口径迫击炮的炮营和15名狙击手和观察手的狙击排。每师三团,含30门105口径和60门155口径的重炮团。每军三师,含重炮师,包括80门203口径和200门155口径的榴弹炮。迫击炮基本由战士随身携带,榴弹炮准备由卡车牵引。改装后的步兵师含机枪800挺,600门迫击炮,90门重炮,火力加强了很多。根据周雨轩的整军计划,需生产三万多挺机枪,两万三千多门迫击炮,7000多门重炮,詹天佑表示,根据现有的能力,在一年半内可以完成军队的换装。
沈阳拖拉机厂也生产了装备柴油机的小型农用拖拉机,并按周雨轩的指示研制和生产了大马力的重型履带式拖拉机。目前还在完善,不久可以投入实用。在北京还设立了《中华时报》,与《东北日报》一起,不断的潜移默化着民众的民主、民权、民生的思想。中华民主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北京西郊成立了民主党的中央党校和中国青年干部政治学院,培养政治上过硬的党员干部和各级的基层干部。下一步,周雨轩准备在军队和各工矿企业中,设指导员和党委书记,把民众仅仅团结在民主党的周围,尤其是在国内外势力错综复杂的时候,决不能让中国再次陷入四分五裂的混战局面。
无论是教育还是工业、军队建设的规划都是及其庞大的,换句话说就是需要巨大的投入。占领北京后,从皇室、各王公府和各部衙门一共收刮出白银近三亿两,在山西、山东各地,又弄出三千多万两银子,其他各种价值连城的古董、器物数不胜数。在攻占北京之后,众人都劝周雨轩住进紫禁城,这样号令天下也才名正言顺。周雨轩却指示成立故宫博物院,各种国宝都收藏进博物院,委派专人维护和保养,说是要留给后世的子孙看看咱们老祖宗的好东西。在颐和园附近,慈禧的三海工程的中海里选中了丰泽园,作为自己办公和生活的居所。警卫团和特种大队搬到了淑清院,政务院和各部迁入了摄政王府、怀仁堂等地办公。
根据周雨轩前段时间做的国家各方面的发展规划,各部都做了详细的规划方案,准备向这位总统要钱了。周雨轩的五年翻三番教育计划需要每年投资两千多万两银子,之后每年的教育经费应在一千三百万两左右,中国科学院每年的研究经费是六百多万两。蔡绍基有点胆怯地提出这个数字,周雨轩二话没说,先从财务部拨款十亿华元,设为教育发展专项资金,让这位一心想教育兴国的老人热泪盈眶、感慨万千。
周传谏、吴仰曾、梁如浩拿出的《国家工业化进程五年规划》和《国家公路、铁路远景规划》这两个方案让周雨轩看了也是有点头大,第一年需要投入八千万两的银子,之后每年投入五千万两。三人也觉得有点狮子大开口了,想要缩减一下,周雨轩一咬牙,批准!现在手里的钱应该还能这么大手大脚地花上一阵,以后再想以后的办法吧。
詹天佑和唐致尧对周雨轩提出的整军、造舰计划及六所军校一所军事大学,总的费用为三亿两。这个数字一下就让周雨轩大脑短路了。还好詹天佑解释了一下,这个是五年的总费用,第一年大概要一亿两,包括部队换装、几个船厂和军工厂的建设费用等等。之后每年军费开支在五千万两左右,包括十三个军七十万军队的军饷和每年六艘战列舰和六艘驱逐舰或巡洋舰的建造费用以及几个军工厂的日常开销。尽管数字很大,这还是在东北有了较为完整的重工业体系之后,各种原材料的采购和武器、舰船自主生产的国家采购价,周雨轩看了看,为了不挨打,为了有强大的海军出去欺负别人,批了!
其余农业、公安、司法、卫生等各部的头头过来一一拜访周雨轩,又拿走了五千多万两银子。等最后唐绍仪过来的时候,看见周雨轩案头的一堆各部门的方案,心里有些好笑,对周雨轩笑到:“怎么?都是要钱来的吧?知道我们最近发了一笔大财,都想来分一杯羹,我这还有一本呢,你也看看吧。”
周雨轩拿过来一看,是五常飞机厂、葫芦岛造船厂等几个保密级别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