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辽南攻防战(1 / 3)
在周雨轩一行人直奔大沙河的路上,满眼都是络绎不绝的逃难的人群,还有穿着各种号坎退下来的清军。前期出发的两个保安旅见到老百姓还客客气气的,可看到这些兵爷就不那么客气了,直接就缴械,有反抗的一枪托打倒,刺刀指着。保安旅的道理也很简单,既然你拿着枪不打鬼子,那就交给我们,我们去打鬼子。周围的百姓看见这些清军被缴械了,纷纷叫好,还向保安旅打听是哪里的队伍,真是打鬼子的队伍?
保安旅一个个牛气得很:“我们是周雨轩周大人的团练,朝鲜那边过来了三万多鬼子,追着叶志超都追到了凤凰城和岫岩了,结果遇到了周大人,现在一个活口都没有了。现在周大人又领兵去旅顺打鬼子了。”还有在之前的战斗中负了些轻伤的,把自己的伤口看周围的人看了看:“看见没,这就老子在岫岩和小鬼子拼刺刀留下的,我们周大人的兵,就是实打实专门打鬼子的兵。”顿时周围叫好声一片,一个老者颤巍巍走过来问道:“你们的周大人可是万家生佛的周雨轩周大人?”
“正是,老人家,您是去哪啊?有亲友投靠吗?我们周大人说了,要是没有亲友投奔的,可以去黑龙江和吉林,在那边有我们的人安排大家,保证大家能冻不着、饿不着。”听了这话,周围的人又是一阵赞叹。这年头哪里还有替老百姓考虑的大人?乱世人命贱,能有口吃的还能求什么,于是众人纷纷起了去吉、黑两省的念头。
那个说话的老者,突然跪了下来向着保安旅的战士叩头:“军爷,我谢谢你为我姑娘报仇了。我那姑娘前年嫁到了旅顺,据说前些日子鬼子把全城的人都杀了,就剩下三十几个汉子,我那姑娘也是被鬼子给害了。我老汉也没别的能感谢军爷的,我给您磕个头吧。”这时周围一片人也都跪下了,都是有亲人在旅顺的。
战士忙把老人扶起来:“大爷,您这不时折我们的寿嘛,周大人说了,鬼子来欺负我们了,是中国人的就应该起来杀鬼子。我们吃粮当兵干的就是这个,您可千万不能这样。”
老人起身,叫过边上的儿子:“二柱子,你就跟着军爷杀鬼子去,军爷不要你,你就给军爷当个嘎什哈,伺候着。我自己就能去吉林,不用你照顾了。”
战士忙说:“大爷,我们大人说了,我们这些人就是专门护着百姓逃难的,大人的几万兵早就在前面和日本人打起来了,要不是大人早派兵过去,鬼子早就过来了,您还是让这小伙子照顾着您过去吧,等到了吉林把您安顿好了,再投军也不迟。”
这时周围的清军,再也不敢对百姓骄横跋扈了,悄悄地把号坎脱了,把手里的枪自觉地交给了保安旅的战士,混到逃难的队伍里走了。也有的干脆跑过来问:“周大人的队伍还要人不?”这万家生佛的名声是更加的响亮了。
八月十一日,周雨轩到达了前沿指挥部,见到了李斌和鲁登道夫埃里布领导的参谋部。鲁登道夫果然不愧是索姆河战役的指挥者之一,忠实地执行了周雨轩关于将日军挡在大沙河一线的命令,在大沙河一线,挖了近二十公里长的战壕,两个师的战士都被他塞到了战壕里,1200挺机枪大约每20米一挺,400门行营炮在战壕的后方分布成几个炮群,随时根据情况向前沿发动火力支援。新增援的二师被当作的预备队,在后面休整,事实上也用不着二师出手,鬼子根本就冲不过来。
鬼子就是在部队刚到的第一天发动了一次疯狂的冲锋,然后扔下了近五千具尸体就退回去了,这几天也没什么动静,偶尔有些小打小闹,炮火也不强烈,最近都不怎么打炮了,因为我们的炮火比日军要强得多。
三师长李勇、四师长周一方还有几个副师长都要冲过去,直接把小鬼子都消灭掉,都让李斌压住了,鲁登道夫也不同意冲锋,理由很简单:一是部队伤亡会很大,在工事里等着日军冲锋,可以更有效地消灭日军。二是军长命令是将日军阻挡在大沙河一线,不是歼灭。
周雨轩也在考虑这个问题,按说现在要是歼灭日军,难度并不大,三个师团而已,自己只动用了三个师,如果有必要,可以将两个骑兵师调过来,日军指日可平。但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把面前的几个师团一下消灭了,看似痛快,气势对日本的元气伤得并不大。
看到了鲁登道夫自己知道了应该怎么做,把这里也变成日军的绞肉机,保持对三个师团的强大压力,又给他们希望,这样日本国内就会继续增援这三个师团。在强大的炮火下,这种增援只是在一点一点给日本放血,最后让这个变态的民族再也没有力量做他们的大陆梦。
周雨轩把这个意思和鲁登道夫、李斌还有几个师长传达了一下,大家听懂的觉得有道理,没听懂的也执行了。鲁登道夫还有个提议,可以在前线展开狙击手的训练,前面可是有三万多活生生的靶子啊,多好的课堂啊。
既然辽南的战局僵持住了,有些事情就得抓紧做了。首先是兵工厂的弹药,赶紧运送到辽南,优先保证二、三、四师的补充,其他师的休整工作也要进行。五师回到七台河地区原二师驻地进行防御,两个骑兵师和第一、二保安旅继续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