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大跃进(2 / 2)
了,谁都想上来咬上一口,头疼啊。
头疼也不去想了,趁着没什么事情,还是去安抚一下被自己抢来的人才吧。再次来到七台河,场面红火了很多。铁矿、钢厂、兵工厂、金矿散落在方圆几十公里的范围当中,周围是一师和二师的军营,以团为编制驻扎在各个交通要点,军营中间的空白地带是四个保安旅,编成了若干个小队不停地巡视。
詹天佑和吴仰曾等人完全进入了自己的角色,见周雨轩过来视察都纷纷献宝似的拉着他到处转悠。铁路勘测已经完成了,正在征集劳工,准备修路基。钢轨我们自己就能产,枕木?东北就不缺木头,几百年的红松落叶松到处都是。在过段时间就可以正式开工了。不过现阶段车头和车厢都得进口。钢厂目前已经投产,但现在还生产不了无缝钢管这类的对钢材品质要求比较高的产品。周雨轩让吴仰曾列一个下步工作所需要的机械的单子,自己马上组织进口,最后强调了一下,要质量不要产量,无缝钢管一定要尽快的生产出来,这东西可是造迫击炮的重要原材料啊。
詹天佑的兵工厂是发展比较快的,当然这和詹天佑拼命三郎的性格有关系。兵工厂现在已经开始仿造毛瑟1888的工作,不过周雨轩让停了下来,然后拉着詹天佑到了他的办公室,找出图纸来画了卵式手榴弹和小口径迫击炮的草图,要他立刻组织这两件的武器的生产,同时注意技术保密。这两项武器的生产都没有什么技术难点,所以詹天佑表示,手榴弹一星期后就可以研制出来,试验后立刻可以组织大规模生产。迫击炮用到的无缝钢管现在质量还不过关,两人都无可奈何,没办法,国家的工业底子太薄,不,不是薄是根本就没有,什么都得从零做起。不过现阶段只是研制,试射的时候注意人身安全,等吴仰曾提供的钢材质量过了关再大规模制造。
至于仿制工作可以进行,不过用于积累技术可以,大规模生产就不用了,毛瑟1888起点低了一点,等98K运过来再仿造吧。图纸自己现在倒是可以提供,不过周雨轩觉得自己只是在关键的技术点上给了德国的军火专家们足够的启示了,相信人家也都不是吃干饭的,那么多人一定会把自己这个半成品的图纸更加完善出来。同样也和詹天佑讨论了下一步的规划和所需要的各种机械,准备组织进口。
回来之后,立刻组织王殿文、唐绍仪、梁诚、唐致尧、潘斯炽等人开了经济会议。由于又新组建了两个骑兵师,现在经济压力已经很大了。老王爷开始动手了,兵荒马乱的和草原那边的生意基本已经做不下去了。老毛子那边和关内的生意还要加强,山货、皮毛什么的都加紧弄。让唐致尧、潘斯炽组建火柴厂、木材厂、卷烟厂和水泥厂,这些厂子投资少见效快,一定要大力发展。还有就是下一批对德国的进口,军火暂时不用了,主要是高性能的机床和水压机等詹天佑和吴仰曾列出的机器设备。唐绍仪大体算了一下,以目前的收入应该还挺得住。于是周雨轩又加上了一个火力发电厂和价值100万的大口径舰炮使用的榴弹、穿甲弹的订单,并要求这个总价值大概在200多万两的订单一定要尽快发给德国方面。
要筹建发电厂大家都没有意见,可这大口径炮弹的订单让所有人都很迷惑,周雨轩也不解释,一再声明这100万从自己的私房钱里出,众人一头雾水,只好照办了。周雨轩觉得还有两个事情也要抓紧时间办,一个是报纸,要加大发行量,卖不出去就是赔钱也要扩大影响,对民主和洋务不要太露骨的宣传,潜移默化就好。再广开门庭招揽一些吃饱了没事干的书生,给点钱替我们自己鼓吹,一定要把舆论牢牢地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还有一个就是考虑成立一个政党,订立党的目标和章程,有了这个政党,才能把一切有识之士牢牢地团结在我们周围。至于目标和章程,周雨轩基本照搬了三民主义,只是把联俄联共和驱除鞑虏这些去掉了。
崭新的思想,美好的前景,民主、民权、民生的理论的解释,果然让这些个愤青眼睛发亮、脑袋发热、思想开始发狂。大家都兴奋起来,开始热烈地讨论。最后政党名称确定下来为:中华民主党,周雨轩任主席,唐绍仪、梁诚、唐致尧为执行干事,在座的各位为第一批党员。又制定了入党、党费、选举办法等等章程,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在东北军和各厂矿发展自己的党员。
散会之后,周雨轩劳累之余也感到了兴奋。一切从零开始,现在工业基础已经小有规模,简直是大跃进啊,下一步就要放卫星、超英赶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