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收罗人才(1 / 3)
周雨轩回到团练衙门,好消息接连传来。
首先是王殿文报告:排出探矿的队伍传回了消息,在温登窝集发现了大煤矿,在阿勒哈窝集不但发现了铁矿,还发现了金矿和玉矿。现在几个矿区的厂房都已经开始建设,大概再有月余就可以完成了。
诺依曼也回来了。上次周雨轩提供的98K的设计原理让德国的军火专家们欣喜若狂,用尽了一切赞美的词汇来表达对周雨轩这个天才的崇拜。无论是从结构、造价、可靠性、准确度等等都有了跨越式的提高。98K的生产将提高德军两到三倍的战斗力,当这样一份报告摆在威廉二世的办公桌上的时候,德皇马上下令,周雨轩要求的所有军火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准备好,不足的部分从现役德军中筹集。各种矿山机械没有现货的,从现有工厂中搬运。然后抽调了大批的商船尽快运送,并派他的弟弟普鲁士亲王海因里希中将率领2艘战列舰、6艘装甲巡洋舰为中坚力量的庞大舰队为这次运送护航。同时德皇还通过诺依曼表达了自己对周雨轩提供的设计方案和庞大的订单的感谢:“周雨轩先生不但是德国最好的合作伙伴,也是我本人最好的朋友。”目前军火和机械都已经秘密运抵周雨轩的大本营。周雨轩在高度地称赞了德国人的信誉和友好的同时,又给诺依曼下了一个订单:十万支标准的98K,一万支加装了光学瞄准镜的98K,五万支缩短了枪托和枪管的马枪式的98K,当然,这种后世的98B型的马枪的设计图纸自然也是由周雨轩来提供。
既然军火已经到货,周雨轩开始疯狂地武装他手中的部队。第一到五师每师一万支毛瑟1988,600挺机枪,200门克虏伯行营炮。师设炮团,辖100门行营炮,团设炮营辖30门行营炮。营设机枪连辖40挺马克沁,连设机枪排,辖10挺机枪。每师战斗人员人员约一万五千人。同时根据培训结果调整军队的各级领导班子:一师师长耿彪,副师长王致远。二师师长刘五魁,副师长赵大有。三师师长李勇,副师长何家兴。四师师长周一方,副师长汤玉麟。五师师长王有德,副师长张作霖。李斌升任副军长。
当周雨轩看到汤玉麟、张作霖这些名字的时候,说不出是什么心理,这些可都是反复无常的土匪头子。也难怪了,东北军的前身的主要力量就是各个绺子聚拢过来的土匪。既然是有能力就应该用,没办法,缺少人才啊。只要自己足够强大,不犯错误,这些人是不会有反叛的机会的。
淘汰下来的后膛快枪用于装备十五个保安旅,让这些保安旅的战斗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然后把所有换装下来的前膛枪、火绳枪都集中起来准备运往草原。对付那些只装备了大刀长矛的王爷们,自己的岳父使用这些装备也就够了。
矿山、钢铁厂、兵工厂的各种机械以及随船来的技术工人们都统统运往该去的地方,已经完成轮训并换装的第一第二师以工厂和矿山保卫的名义开赴黑龙江的温登窝集和阿勒哈窝集驻扎。一师师长耿彪和二师的师长刘五魁直撇嘴,这些经过了德国人训练并且武装到了牙齿的战士,用来看家护院,太浪费了吧。这还不算,周雨轩还调遣了附近的保安第三、四、七、十一旅在温登窝集和阿勒哈窝集外围进行警戒,严防一切人等进出这一区域。
德皇威廉二世这次十分高调运输也让周雨轩想不出名都不成。调动一只强大的舰队,舰队的司令官竟然还是德皇的弟弟,而这只是为了给周雨轩购买的矿山机械护航,这可是天大的面子!清末的官场,对洋大人卑躬屈膝的程度,让周雨轩这个有了一定心理准备的现代人还是感到了震惊。德国皇帝的好朋友,这个身份让东北三省的官员们嗅到了一丝异样的味道。于是从三省的将军以下各级的官员开始了络绎不绝的拜访,团练衙门门庭若市让周雨轩不胜其烦。不过也有好处,周雨轩虽然对三省将军推举提拔的好意婉拒了,可在这官面上更吃得开了,大小官员收了周雨轩的好处,任由周雨轩在自己的地面上折腾,一时间这总团练在东三省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
周雨轩向来是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既然官府肯这么配合自己,那就别客气了。周雨轩找到了盛京将军裕禄,希望能帮自己从留美幼童中着急一些精通采矿、机械等方面的人才。说起留美幼童,周雨轩可知道这些人是中国近代接受系统的西方教育的第一批人。就这么一批人,被满清看做是数典忘祖,象囚犯一样被押回国,除了少数的一些人,大多很不得志。周雨轩可是知道这批人的重要性,也老早就想打这个心思,可自己也没个官面的身份,就凭自己这小身板再振也没看出有啥王霸之气,想招人也招不来啊,这回有了裕禄这张虎皮,就是绑票也得把这些人绑几个过来。
对周雨轩说来是梦寐以求的大事,对裕禄来说只是一件小事而已。大家都是做官的,谁还求不着谁啊?花花轿子众人抬,再说这堂堂镇守龙兴之地的盛京将军调几个人,那算什么事情啊,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只不过是要一帮忘了祖宗的假洋鬼子而已,赶紧让他们收拾东西滚过去。于是在裕禄发出官文两月有余,正值寒冬腊月,三十几名留美幼童就被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