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喀喇沁王爷(2 / 3)
要的礼物。礼多人不怪,更何况这礼送到了恰处,周雨轩又趁热打铁提出让自己的警卫连手把手的教导王府的卫队,尽早掌握这些先进武器,更让老王爷觉得这个新认下的贤侄处处为自己着想,和自己真是一家人。于是大摆家宴,请出了几位福晋让周雨轩见礼,一时间其乐融融。
阿斯茹虽然年纪不大,可也是个见过世面的。自己的娘是礼亲王的妹妹,嫂子是肃亲王(就是维新变法中被慈禧砍了的那个)的妹妹,皇亲国戚一大堆,亲王、贝勒、贝子的表兄表弟多到数不清。可这些个八旗子弟里没一个好东西,年纪轻轻家里侍妾、相公养了一堆不说,天天提笼架鸟,流连青楼妓坊。打小开始,这些色迷迷看着自己的家伙们就不断向老王爷求亲。幸好老王爷年近五十才有的这个女儿,自然奉如掌上明珠,打小就是言听计从说一不二,自己说什么都不嫁,这才断了这些人的心思。小丫头也到了怀春的年纪,自己的“塔布囊”应该是高大英俊、威武雄壮的蒙族巴特尔,是千百万人中的英雄,而不是这些看着就让人觉得恶心的家伙们。
可今天这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汉人,就和那些表兄表弟一样盯着自己看,虽然眼睛里少了那种猥亵的光芒可也让人觉得不舒服。怎么说也是个格格啊,要搁在从前,敢这么看就是砍头的罪过。走着瞧吧,总有一天让你知道本格格的厉害。
晚宴过后,周雨轩就提出要告辞,老王爷和乐亭再三挽留,乐亭说什么都不让自己这个新认下的弟弟走,非要秉烛夜谈、抵足而眠。于是在书房,三人又开始天南地北闲聊起来。阿斯茹这个小丫头也不知道从哪冒了出来,依偎在老王爷身边,目光炯炯地看着周雨轩。
大家又聊到了周雨轩在建昌歼灭三百马贼的事情,周雨轩就又轻描淡写地说了一遍,老王爷也是武人出身,听出了门道,连赞周雨轩指挥若定、练兵有方。
阿斯茹突然插嘴说:“能赶走饿狼的算不得好猎手,只有擒得猛虎的才是草原上的巴特尔。”
乐亭反驳说:“剿灭三百马匪也许是小事,可轩弟年方十五,象你这么大的时候,就领了一千人马,全歼了朝鲜过来的一万多土匪,轩弟可算得上是不折不扣的巴特尔。”
又看了看周雨轩笑道:“你这一仗的威名都传到了草原,都说这位少年英雄,身高八尺,腰围也是八尺,什么豹头环眼,大喝一声犹如霹雷一般,当时就吓破了那些高丽人的苦胆,纷纷跪地求饶,你这位总瓢把子使了个仙法,请了无数的天兵天将,一下就把土匪都收拾了。”
周雨轩苦笑着说:“你前面说的是张飞,后面是张天师,都不是我。”几个人忍俊不禁,哄堂大笑。周雨轩又把和高丽棒子那一仗前前后后说了一遍。阿斯茹撇撇嘴说:“原来只有两千人而已,不像谣传的一万多人嘛。”老王爷沉吟了一下,对周雨轩说到:“贤侄领兵打仗颇有章法,却一直混迹于草莽,甘愿做个小小的团练,一身的本事岂不是埋没了?老夫在朝廷中颇认识几个人物,可保举贤侄佐领一军,为国效力。”
周雨轩沉吟了一下,幽幽吟道:“鸾鸟凤凰,日以远兮。燕雀乌鹊,朝堂坛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这是屈原《涉江》中的一段,周雨轩不好明说对满清的失望,又不知道如何表达,便以此表白自己的心意。这番话贡王父子听了只觉得意境古雅,不但钦佩周雨轩的文雅,又都觉得于我心有戚戚焉,只有阿斯茹不明就里,低声说道:“满口之乎者也,像个酸秀才。”众人一笑了之,无人理她。
衡斋见周雨轩如此说法,就不再相劝。聊起了塞外风光,关东掌故,这两代王爷倒也渊博,方方面面多有涉猎。周雨轩毕竟有领先这个时代一百多年的知识,谈吐当中自然是卓尔不群、微言大义,令这对父子大为叹服。在周雨轩有意无意的引领下,渐渐说到了东北被俄国占据的大片山河,乐亭显得十分激动,老王爷也有郁郁之气,不过姜还是老的辣,老王爷先把阿斯茹赶去睡觉,又吩咐下人摆上宵夜,然后吩咐众人皆退到院落之外,不经传唤不可靠近,这才对两个年轻人笑道:“人老了,觉也少,很久没有象今天这么高兴了,你们哥俩不要有什么顾忌,乐亭,我知道你平时也有些想法,我看得出来,雨轩是个有远见敢担当的人,说出来让雨轩帮你参谋一下。你们哥俩多亲多近,我只会高兴,不要有什么顾忌。”
乐亭见父亲如此说法,也就坦言道:“泱泱大国,亿兆黎民,戴甲控弦着数百万计,却让俄罗斯这蛮夷之地的化外之民占据我大好河山,真让人扼腕痛惜,五内如焚。”老王爷看来也赞同儿子的想法,不断点头。
周雨轩心中不禁黯然失笑,这爷俩和自己也是同行啊,我是一百多年后的愤青,这爷俩是清末的愤青,这下就有了共同语言了。周雨轩从蒙人的骄傲成吉思汗开始,述说历朝历代俄国的发家史,怎样从一个欧洲的小国一点一点扩张成为横跨欧亚的与中国领土相当的巨大帝国(当时算上外蒙和清后期被周围各个国家侵蚀的领土,中国的领土面积和俄国还是有一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