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海外横财,凭水飞跃(4 / 7)
发愁,宁乾贵那边已经在私盐和海贸的收益中给制造这块列出了特别费,优先照顾。
这些年来,胶州营的军队将领们在外厮杀,辟地数千里,获得功勋无数,文官系统用屯田田庄稳定地方,保证人力和后勤的供给,商业方面的掌柜们私盐、采金、贸易各项也是让山东盆满钵满,那孔三德负责的厘金局更不用说。
负责制造的这些头目们心中着急,大帅都成了齐国公,这么一步步向上的走,将来不可限量,大家也都是熟读三国演义的,当初曹孟德也是封了魏公,才一步步上去的,现在咱们要是再不做出些功绩来,到时候可就跟不上前进的步伐了。
可人力不足这是个实实在在的短板,不是说能补充就能补充的,孙和斗自从正月之后,尽管是大喜,可头发却也是白了好些。
事情的解决却让人意想不到,就像后世一个哲人说的一样,哪怕一片树叶,也是有他的用处的。
当日神甫费德勒从澳门和南洋那些招募来的洋人,除却张立普在济宁州和胶州之间来回奔波,在灵山商行做的风生水起,欧曼加里斯成为李孟的军事顾问之外,其余的大都自称有些手艺,都被放到了这兵器制造局。
孙和斗略微懂些西班牙语,和通译一起同那些洋人们一个个的聊过,发现这些人充其量在欧洲的时候在工场之中做过学徒,独当一面的工匠根本没有。
不过话说回来,在欧洲这种情况下,有手艺的熟练工匠在欧洲或者去往殖民地,自己就能赚大钱,何必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陌生的东方大陆求生。
外来的和尚也未必会念经,抱有很大希望的孙和斗只得是把这些人也打散到了兵器制造局之中,让他们融入这个体系,学习适应它,毕竟缺少人手,多十个也是小补。
开始这些洋人都是被当成学徒来使用的,他们比起那些农民出身的劳力,总归是在工场中呆过,并且明白些关窍。
开始这些高鼻深目,金发碧眼的洋人在兵器制造局很是引起了些轰动,大家都是来看个新鲜,不过日子久了,发现也就是那么回事,也有勤快的,也有懒得,并不比汉人多什么少什么。
逐渐的这些洋人也渐渐的融合进了兵器制造局之中,他们的汉话越来越熟练,做活的技巧也是越来越好。
让制造局头目们有些高兴的是,十一个来制造局的洋人,居然有九个晋升到工匠,其余两个人则被认为是每日里就会到处看看,反倒是干活不出力也不熟的,不过现在兵器制造局家大业大,有这么两个闲人也就算了,养着就是,不过是吃饭添双筷子的事情。
不过这两个闲人在洋人工匠之中,却是学汉话学的最快的,看着倒是很聪明,可惜对兵器制造局没什么用处。
其中一人常说自己名字里带个“范”字发音,那是他祖上在欧洲也是有爵位的贵族,他也是贵人子弟,另外一个则是个闷头葫芦,每天忙完了自己手上的活,就是到处的走走看看,写写画画什么的。
正月以后,济南城下发了大批西洋板甲的订单,孙和斗、郭栋等人头疼为难,一边是组织生产,一边是把计划和数量发给众人,让兵器制造局的各位群策群力,看看能不能拿出什么办法来。
可这西洋板甲尽管比起鳞甲和锁子甲结构简单些,但胸甲和几个部位却需要熟练的匠人不断锻打才能成行,往往一个生产小组,只能是为首的工匠和做活最熟练的学徒才能胜任这个工作,这可是极为的影响效率。
孙和斗每日间在兵器制造局的衙门里绞尽脑汁,却也想不出什么法子来,四月初三这一天,灵山商行和兖州府的煤矿都有大批的物料从来,下面的吏员点验之后,还需要孙和斗签收确认的。
点验之后,孙和斗在几张送货单上盖印签字,正在这时候,外面却有下人通报,说是邓肯师傅求见。
听到这个名字的孙和斗半天才反应了过来,这邓肯师傅就是那位自称祖上显贵的洋人,自从汉语官话熟练之后,就假模假式的给自己起了个汉名,唤作“邓肯”,这名次起得丝毫没有什么规矩。
这名字的发音倒是和这洋人的洋文名字发出来颇为的相似,不过这行为让人更感觉到此人的轻浮,越发没有好感。
“这种人有什么好见的,挡出去!”
孙和斗没好气的对下人说道,要是按照平日间的规矩,那名下人就应该直接出去赶人了,可这次却颇有些迟疑的开口说道:
“老爷,那邓师傅说道,他有办法解决大人目前的难处……”
孙和斗马上就是抬起头来,双目圆睁的盯着那下人,那名下人倒是下了一跳,孙和斗稍微沉吟,他心中未必会信,可此时窘迫之极,能完成生产计划的任何一个希望他都不想放过去,看自己下人还在迟疑,禁不住怒喝道:
“还在那里呆着干什么,快叫进来!”
“孙大人,小人这边有个法子,现在兵器制造局的甲胄生产速度太慢,每个组的工匠和一等学徒打造板甲和背甲,可其他工序的人都很快做完了活计,只能是等着最难耗时最长的工序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