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正阳镇前的战斗(3 / 5)
后面一发力的推挤,很多在边缘的人措手不及,直接就是被挤到了河里去,水流倒是不急,但很深,从正阳镇里面放出来的大批战船此时正顺流而下,危险的很,难免被刮擦到。
真正倒霉的是前面的那几排人,身不由己的朝着前面撞去,口中破口大骂,但根本收不住脚,硬生生的被人推挤着撞倒矛尖那边去。
无奈之下,只得是挥舞着兵器,脚下加力,希望着格开长矛,杀进里面去,可刚到跟前,刀才挥起来,就觉得腰腹间剧痛,却是那些拿着刀剑的火铳兵正在下面等待着。
有人猫着腰想提防下面的刀剑,长矛的刺杀同样是夺命的,直接从上到下刺中肩部或者是后背,一转一收就了了帐。但此时,却是再也无法后退,身后的人正在奋力的朝前前面冲,巨大的压力推着他们只好不停的向前进。
最前面几排的士兵等于是被自己人硬生生的送到了长矛和刀剑的上面,革左五营前面的队列顿时是倒伏了一片的尸体。
总算是有了空间,但革左五营能动,对方同样也是能动,淮杨军的阵线紧跟着挤了上来,只要是双方面对面的战斗,远程武器不能施展,面对面的搏杀,长矛和长矛下面的兵刃是革左五营无解的难题。
官兵一步步的进,革左五营的兵士只能是一步步的退,这些莫名其妙的官兵打的十分委琐,下面那些手持刀剑的士兵,死活也不会出长矛的下面,只是在那里猫着,而这样的架势,实在是想不出来什么攻上去的办法。
革左五营在镇子外面战斗的这些军官也不敢轻易的下令撤退,拉开空间,以自己手下的士气状态,恐怕下令撤退,马上就会演变成溃退,无奈之下只能是一步步的朝后退。
不过官兵的战斗也是保持着这种但求无过,不求有功的状态,直接的冲杀进来,双方保持着五步左右的距离。
左金王刘希尧在屋顶上看着镇外的战斗,先是火铳打倒了自己的一片手下,然后就是被官兵的阵线逼的一步步后退,好在是还有一段距离,正阳镇的镇外,左翼是池塘和草木弥补的地形,不适合运动。
面对面的交战又被对方打的步步后退,也只能是指望右翼的河上战斗,革左五营对水战这个,还是颇有心得,而且又是顺流而下,自然有优势。
在房顶上的刘希尧看着对面愈来愈厚的步兵阵线,心中烦闷无比,不过让他感觉到奇怪的是,在那步兵阵线的后面,除却那些下船的士兵外,大批的民夫正在平整道路,这就不知道为了什么。
越是不知道,就越觉得心中没底,刘希尧这边想要推着炮去打,可外面自己大批的士卒还在那里拥挤着,用炮去打,恐怕是误伤,打死这些兵到无所谓,怕的就是自己这边炮打上去,前军也就轰然溃散了,而且对方的火炮也是凌厉,没看到对方火炮出现,总是提心吊胆的。
但刘希尧对于官军的进攻却并不是太担心,这正阳镇当日间官兵就设置了不少的障碍和工事,自己打进来的时候很是花费了些力气,自己占据这镇子的这段时间,也是好生的经营修缮了一番,别看镇外的野战,革左五营处于下风,但对方要冲进来,在巷战之中,可不要想讨什么便宜。
连南直隶有名的猛将黄得功在前些天都已经是领着手下冲进了镇子里,结果吃了大亏,胳膊上被射中一箭,只得是领兵后退。
刘希尧眼下所盼望的就是船队水兵能打个胜仗,趁势抄了岸上这些人的后路,看着这些人这么能打,没准就是官兵里面最得力的队伍。
打垮了这些人,来得这支莫名其妙的军队一定是大败而逃。
庐州府和凤阳府南部都是水网密布,大军行动作战,不少都是在河上进行,入乡随俗,革左五营要在这一带厮混,还是下了大力气整治了下自己的水军。
正阳镇革左五营的船只当真是不少,还有许多是缴获官兵的船只。从正阳镇开出来的时候,船头都是用大木板和盾牌做屏蔽,完全呈一个斜面,有的上面还盖着淋湿的棉被,更强一些的是包着铁皮,对面即便是射来火箭火铳,也是完全没有办法,就等着接舷的时候跳帮作战。
眼看着对面的几艘船在河上排开,这阵型根本就不是那种水战的阵型,船和船距离的非常近,只要是冲进去,必然是大乱。
革左五营的水军越看这局面,越觉得胜算会很大,还有两百步左右的时候,却看到官兵的船上,各有士兵急匆匆的冲到船头,掀开了船头盖着的苫布,下面盖着的是火炮。
一见到这火炮,在革左五营船头的头目军官都是慌张起来,但看对方的火炮口径,炮口不大,即便是打到船上来,可能连船板都是打不破。
当下只是一迭声的催促手下快些划船,冲到跟前,少挨几炮。
淮杨军的士兵急匆匆跑上来,火炮中早就是装填好弹药,一切都已经是准备好,但对付这些船只的炮,却和寻常的有些不同。
有炮兵拿着一小块木板,上面盖了厚厚一层潮湿的粘土,然后把木板塞进炮膛之中,另一名士兵拿着木柄铁头的钳子,从一个烧着石炭的炉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