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烽火(五) 字数:10192(5 / 5)
以为要突围,等到了军部才知道60军的其他两个师都已决定起义了。自己知道大势已去,只得表示服从命令。暂编52师的问题轻松解决了。
肖劲光已调动各路兵力,在城外作好了接应准备,同时派出解放军代表夜赴60军商议下一步的工作。
16日这一夜,长春守军最高指挥官郑桂庭也没有睡好。他布置完突围行动计划后,不仅没有一点高兴的心情,反而觉得空虚和沉重。他明白,突围是凶多吉少,明天很可能就是他们全军覆灭的日子。
**夜色*(禁书请删除)*(禁书请删除)已深,郑桂庭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一个气喘吁吁的声音说:“司令官吗?不好了。60军已经决定起义了,今夜就行动。”
“什么?”郑桂庭大吃一惊。他立即通知兵团副参谋长杨友梅:马上调查第60军的动向。随后,他又给曾军长打电话,但整个第60军的电话,不是打不通就是没人接。
郑桂庭无力地放下了电话。
这时,突然一阵敲门声,新7军副军长史说、参谋长龙国钧等都跑来了,紧张地报告:“刚才新7军军部附近遭到乱枪射击,60军防区对新7军加强了警戒。”
郑桂庭摆了摆手,长叹一声:“算了,他们要怎么干,就由他们干去吧。”
曾军长的起义完全打乱了郑桂庭的安排,突围是不可能的了。他只能向沈阳卫长官请示下一步的行动。众人面面相觑,然后惶惶不安地散去了。
ps:2003年初,获国务院通过的一份国家计委[(计)2866]号文件,确定了要以“秦山自主模式”为主,“积极发展核电”,并且提出了2020年实现4000万千瓦核电装机容量的目标。然而文件发布后不久,原定的“秦山自主模式”在执行时却被“整体引进国外技术”、“统一技术路线”取代。决策者认为,应该先对外招标引进国外比较先进的第三代技术,然后再按照技术转让的条件消化后自己建造其他新的核电站。
久悬未决的中国核电招标已经进入最后阶段,国家核技术公司已于近日把最终的中标意见上交了国务院,为期近两年的核电招标结果,最迟将于年底向外界公布。东芝控股的西屋公司有可能成为核电招标中最大的赢家,据透露,西屋中标的技术价格约为1500美元/千瓦。按照《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年中国装机容量至少为4000万千瓦,同时中国将为第三代核电技术支付数百亿美元。
2006年2月6日,日本东芝公司以高出竞争对手1倍的价格,耗54亿美元巨资将西屋公司纳为己有。东芝在完成对西屋的收购之后股票价格一路下跌,分析人士认为这场收购带有冒险性质,其行为已超出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则。1999年英国核燃料公司(BNFL)收购西屋时仅花了12亿美元。
在收购西屋的同时,东芝公司近期又在半导体领域扩张投资近20亿美元。东芝在短时间内连出巨资,搞战略性扩张,明显的是有日本政府在后面支持。从日本国内需求看,其核电设施要到2030年才需要更新设备。以生产半导体为主业的东芝公司不惜血本收购西屋,其目的连瞎子都看得出就是为了中国数百亿美元的核电市场。
在过去几年中,西屋时不时的在各种国际会议中使用二代三代的概念,这种划分也误导了很多人。他们称自己的AP-1000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惟一经过美国核管会认证和批准的三代核电站技术,比现在运行的核电站安全程度提高100倍。
但该技术至今未被任何一个国家所采用。在2005年芬兰核电项目的招标过程中,西屋公司最初也是以此技术参与投标,却在中途突然退出。
当时有报道,西屋退出芬兰项目时对外宣布的原因是考虑到价格方面没有竞争力。也有文章指出西屋是出于对这项新技术的成熟性没有足够把握。
中国如果贸然引进会有重大风险,而且东芝西屋的三代技术目前没有参考电站,给工程的具体实施带来很多不可预测的因素。技术转让尤其是核心技术转让不可能全面实现,比如设计的软件,只给目标程序,不给源程序,没办法作任何变动。
我们难道在日本人那里吃的亏还少吗?怎么就有人总是不长记性呢?是不是这里面有什么内幕,我们不得而知呢?
U憂書萌 uuTXT.coM 铨蚊子板月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