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民国军旅之随波逐流 > 第三百二十九章正义(八) 字数:11949

第三百二十九章正义(八) 字数:11949(4 / 6)

历史翻到乌云沉沉的另一页。

1941年,日本穷兵黩武大肆南进,危及到美英等西方列强的势力范围,与美英形成对立。日本与德·、意法西斯结成军事同盟,确立了大东亚侵略战争的方针。日本与美英的对立激化,战争一触即发。天皇起用战争狂人东条英机。

日本一边与美国谈判,一边策划对美军的袭击。裕仁天皇在这段时间每天拜诵明治天皇的诗句:“四海皆兄弟,何事起风波?”这反映了他的矛盾和他奸猾的策略。他在暗中时时助推着阴谋的进展。

11月1日深夜,东条内阁召开的政府和大本营联席会议,对“帝国国策执行要领”的研究作出结论:“帝国为打开目前危局,保证生存和自卫,建立大东亚新秩序,现下定决心对美、英、荷开战”,并确定了进攻的时间。

次日,东条英机和杉山、永野陆海军两总长向天皇上奏了上述决定,天皇即问:“怎样才不致于师出无名呢?”这似乎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东条表明自己并不是笨蛋:“当前正在研究,很快就上奏陛下。”

11月3日,天皇又向杉山和永野详细询问了诸如进攻时间、天气条件等一些具体问题。天皇还问“海军哪一天开始作战”,永野答是12月8日。

在11月5日的御前会议上,天皇批准了新的“帝国国策执行要领”。会后陆军大臣杉山元单独向天皇说明作战计划,天皇表示完全了解,还特别嘱咐关于奇袭的企图绝不能让对方发觉。

随着战事的迫近,天皇对胜败的问题极为关心,向军方询问多次。ll月30日上午,天皇在海军任军官的弟弟高松宫亲王进宫对他说:“海军的确应付不了,我总是在想,要尽可能避免日美之间的战争。”天皇不悦,即又召见东条等人商议。午后6点半,天皇召见木户并命令他:“关于能否战胜的问题,经询问海军大臣和总长,都说有相当的把握,所以命令你通知首相,按照预定(战争)计划行事。”

日美谈判按照天皇预定的那样,于12月1日零时破裂。当日下午2点,天皇决定对美开战。

天皇以“极为爽朗的神色”鼓励陆海军两总长:“这样做是不得已的。望陆海军双方合作,努力干!”

12月7日,日本违反国际法,日本海军在政府对美最后通牒送交对方之前,以强大的舰载飞机和极残酷的手段,偷袭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在火山爆发般的轰响和烈焰中,32600吨的“亚利桑那”号巨型战舰几乎蹦离了海面,裂成两半。偷袭使美国太平洋舰队l8艘军舰沉没或受重创,l88架飞机被毁,美军死亡2403人、重伤和失踪2233人。

太平洋战争爆发。

天皇就是这样直接、具体、有效地指导了战争。在偷袭珍珠港后的第三天,天皇颁发敕语表彰联合舰队的“丰功伟绩”:“联合舰队,开战伊始,善谋能战,大破夏威夷方面敌人之舰队与航空兵力,建树丰功,朕至为嘉许,望将士再接再厉,以期今后之大胜。”1932年1月8日,天皇也曾颁发敕语表彰关东军在“九·一八”事变中的出色行动:“尔等行动果断神速,以寡制众,速讨顽敌……勇敢奋战,拔除祸根,皇军威武,得扬中外。”战争期间,天皇每年必到靖国神社“亲拜”,他身穿大元帅军服,手持玉串,大祭战死者的亡灵。

啊,靖国神社,光荣的神社,我们的大君也向您敬礼。

军国主义精神和着袅袅香烟有力地弥漫,渗入日本军人和国民的血液,激发着他们为天皇而献出生命的崇高感情。

天皇驱赶着军人去夺去抢去死,驱赶着国民到龟裂的荒土上去悲哭流浪。他们的血泪涂染了天空和岁月,汇成冰冷的河。在这帝王的景色中,天皇拥着樱花宫女坐于血泪河畔,慢条斯理地品饮和欣赏。那些苦命人真苦,那些冤魂真冤,他们不知道天皇拥有占全国22.7%的土地和15.8%的森林;不知道天皇在几千家股份公司拥有60亿美元的私人资产;不知道天皇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私人财产增加了275%!“神”的身上散发着血腥和铜臭的气息。

天皇的战争罪责是重大而清晰的,包括日本在内的各国人民对天皇抱着普遍的仇恨和恐惧心理,国际舆论强烈要求把天皇作为战犯处罚,澳大利亚和中国法官指称天皇是第一号战犯,应在东条之前上绞架。在强大的压力下,前首相近卫文磨曾一度主张裕仁退位,以保皇室安泰。

天皇惊慌终日,绞尽脑汁保全自己:当内大臣木户接到逮捕令后,天皇假意设宴安抚,并假惺惺地说:“美国方面看来有罪的人,我国看来则是有功之臣。木户随我多年了,朕要为他把酒饯行。”木户一直侍奉于他的左右,所有底细全知。

木户感激涕零。他着一身簇新的和服往皇宫赴宴。菜肴丰富有加,宾客只他一人。席间多有抚语和陈情。

中心话题自然是天皇的战争责任问题。木户对此似乎有点悲观:“我想与陛下相见,这是最后一次了。我想直言不讳地谈谈我的想法。战争责任有国内和国外两方面的,国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