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日落(二) 字数:8941(2 / 5)
在婆罗洲战役接近尾声时,麦克阿瑟还拟制了爪哇登陆计划,以夺取荷属东印度群岛,恢复荷兰人的殖民统治。但参
谋长联席会议考虑到进攻爪哇在战略上没有什么意义,且盟军要全力用来准备对日本本土发动进攻,故未批准该计划。对
此,麦克阿瑟认为这是一个严重错误,是政治在干涉军事。
为彻底摧毁日本的战争潜力和日军的抵抗意志,创造进攻日本本土的有利条件,美军从3月份开始还加强了对日本的
空中轰炸和海上封锁。3月9日夜,美军第20航空队在柯蒂斯李梅将军指挥下,从关岛出动334架B一29轰炸机对东京实施
第一次低空大规模“火攻”,共投燃烧弹1667吨。东京顿时成为一片火海,1/4以上的市区被烧毁,8万多人被炸死或烧
死,100万人无家可归。以后10天,李梅又出动轰炸机1595架次,对东京、大阪、名古屋和神户投燃烧弹9373吨,被称之
为“火攻闪击战”。这种要命的“火攻”,其规模越来越大,并扩大到其他城市。到7月份,肯尼的飞机和哈尔西的舰载
机也加入到这一轰炸行列。肯尼说,他几乎每天都以冲绳为基地出动600架以上的飞机对日本进行袭击。哈尔西自7月1日
率第3舰队自莱特湾再次出海后,三次袭击东京、两次袭击北海道、三次袭击獭户内海。大轰炸使日本98座城市遭到程度
不同的毁坏,轻者被毁一半,重者全部成为废墟;大轰炸给日本平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数十万人被炸死,上千万人流离失
所;大轰炸几乎使日本工业陷于瘫痪状态,飞机、电力和炼油工业分别下降65%、70%和80%,其他军工生产下降30%以
上;大轰炸给日本的海、空军也带来极大的破坏,大量机场被摧毁,日本海军残部被基本消灭。这些连续不断而肆无忌惮
的轰炸,几乎未引来任何报复性行动。日军大本营已把飞机(其中大部分是神风特攻机)隐蔽起来,一心准备在本土与美
军决战。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若干年以后,策划并指挥了“火攻”的李梅将军因此被日本政府授予了勋章。
与此同时,美军从3月份起开始对日本本土实施大规模海上封锁,以切断其海上运输线,使日本列岛成为孤岛。美军
除组织潜艇、航空兵和水面舰只袭击日本商船,实施破交作战外,还重点对日本本土实施了代号为“饥饿战役”的布雷封
锁。布雷兵力主要由第20航空队的B一29轰炸机担任,由战术航空兵和潜艇协同。从3月27日起到战争结束的4个半月时间
里,第20航空队共出动飞机1500余架次,向下关海峡、獭户内海以及各大海港投布水雷1.2万余枚,毁伤日本船只670
艘,总吨位近140万吨,使日本本土与其西南诸岛、中国和朝鲜之间的海上交通基本被切断。结果,在轰炸和封锁的共同
打击下,日本经济陷于崩溃,许多工厂关闭,物资补给中断,军需生产停顿,油料枯竭,飞机和舰船停航;全国陷于混
乱、恐慌和饥饿之中。
此时,在美国国内,决策者们正设法寻求使日本无条件投降而又不必进行计划中的进攻日本本土的途径。为夺取小小
的冲绳岛而付出的可怕代价,使预计中的进攻日本本土的伤亡数字加码到100万大关了。常规轰炸和海上封锁看来不足以
使日本尽快接受无条件投降,唯一的办法是使用即将研制成功的原子弹。6月1日,杜鲁门总统收到由陆军部长史汀生领导
的临时委员会的报告,建议尽快使用原子弹,加速结束太平洋战争。在6月18日总统召集的一次会议上,杜鲁门接受了进
攻九州的计划,并初次讨论到使用原子弹的可能性。史汀生和马歇尔都主张使用原子弹,轰炸一个能明确显示其威力的目
标。陆军助理部长麦克洛伊则强调,在使用原子弹前,应给日本人以适当的警告和投降的机会。当7月16日杜鲁门抵达柏
林参加代号为“终点站”的波茨坦会议时,他接到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的喜讯,这使他信心倍增,“简直要指挥整个会
议”。丘吉尔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也感到无比兴奋,认为进攻日本已没有必要。在会议的前两天,斯大林向杜鲁门透露了
日本人曾请他出面调停,但他未作肯定答复,并问杜鲁门是不是应该置之不理。实际上,杜鲁门从军方所截收的莫斯科与
东京之间的电报中,已知道了这一情况,但由于他此时手中已有原子弹这张王牌,不想接受日本人的任何投降条件,因此
让斯大林自行其是。于是,驻莫斯科的佐藤大使便被告知,由于天皇的建议含糊不清,苏联无法作出答复。
刘建业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再一次的来到了马尼拉。
还是在那间被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