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卧薪尝胆(二) 字数:10759(3 / 6)
军官要空运到兰姆加尔的战术学校进行训练。
在史迪威加紧对中国军队进行整训的同时,同盟国关于反攻缅甸问题的磋商也取得了一些进展。1943年1月14日至24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摩洛哥的港口城市卡萨布兰卡举行首脑会议,两国的军事领导人也随同出席。这就是著名的卡萨布兰卡会议。会议期间,美国方面提出了代号为“安纳吉姆”的反攻缅甸计划,这一计划是根据史迪威拟定的方案起草的。
当时北非战场的形势已大为改观。1942年11月4日,英军统帅蒙哥马利率第8集团军取得了阿拉曼战役的胜利,一举歼灭德意联军5万余人。11月8日,艾森豪威尔指挥的北非远征军在卡萨布兰卡、奥兰和阿尔及尔登陆,开始执行“火炬”计划,并迅速攻入突尼斯境内。美英两国军队已对北非的德意联军形成了两面夹击之势。
然而,太平洋战场的形势却不容乐观。美国虽然已在珊瑚海、中途岛、瓜达尔卡纳尔群岛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损失十分惨重。因此,美国积极主张中美英三国联合发起反攻缅甸战役,以打通与中国的地面交通线,加强中国军队的对日作战力量,并把中国大陆作为对日反攻的主要基地。
英国人从其自身利益考虑,深恐美国把主要注意力转向亚洲,因此对反攻缅甸采取了消极抵制的态度。他们提出,如果抽调登陆舰艇去攻占仰光,必然会削弱英国横渡英吉利海峡,进攻欧洲大陆的作战力量。马歇尔和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欧内斯特·金上将对英国人施加了压力,同时也作出一些许诺。马歇尔表示,如果不能进行“安纳吉姆”战役,太平洋地区随时都可能出现严重的不利形势。这将会迫使美国不得不撤销在欧洲战场承担的责任。金上将提出,进攻仰光和安达曼群岛的登陆舰艇可以从南太平洋的美国海军中抽调。
由于美国人的坚持和努力,卡萨布兰卡会议就“安纳吉姆”战役达成了初步协议,并得到罗斯福和丘吉尔的批准。按照协议,反攻缅甸的计划和准备工作将以1943年11月15日为目标时限;反攻的最后决定,由联合参谋长委员会在7月以前作出。为了使中国军队参加这一战役,会议还决定派美国陆军航空兵司令阿诺德上将、后勤补给司令索默维尔中将和英国元帅约翰·迪尔勋爵来华,向最高统帅通报卡萨布兰卡会议的内容,并进行具体磋商。
2月4日,阿诺德和迪尔等人来到重庆,在史迪威的陪同下,前往黄山别墅与最高统帅举行会谈。阿诺德带来了罗斯福总统送给最高统帅的“礼物”——美国将在4月1日以前向中国战区提供137架运输机,用以增加驼峰空运;同时向中国派遣一支B-24型轰炸机大队。最高统帅并没对此感到满足,他向阿诺德上将抱怨说:“我曾经要过许多东西,但得到的却只是无法提供更多援助的‘解释’和‘借口’。”“经过反复交涉”,最高统帅终于在2月6日同意派中国军队参加“安纳吉姆”战役。但是,他又提出了一个新的“三项要求”:第一,让陈纳德脱离第10航空队,成为中国战区一支独立的空军部队;第二,每月经驼峰空运的物资要达到1万吨;第三,在1943年11月以前,向中国提供500架作战飞机。他说,如果不能提供这些条件,就无法保证反攻战役的成功,并对阿诺德说:“告诉你们的总统,除非我的三个条件都得到满足,否则我不能打这个仗,他也别指望我派中国部队参加这次战役。”
史迪威对最高统帅的态度十分不满,他针锋相对地反问道;“如果美国方面只能提供有限的援助,那么中国军队是否还愿意参加秋季的反攻?”最高统帅顿时拉长了脸,他气急败坏地说:“我难道没说过愿意参加吗?”事后,他又让宋部长传话,指责史迪威当众让他难堪。和最高统帅之间存在不少过节的史迪威在日记中愤愤地写道:“见他的鬼去吧!”阿诺德和史迪威有同样的感觉,他私下对史迪威说:“这些要求听起来有敲诈勒索的味道,我决不会把花生米的话转告给总统的。”
在得到最高统帅有条件的首肯之后,史迪威和阿诺德、迪尔等人一同飞往印度。2月9日,中美英三方代表在加尔各答召开军事会议,以落实卡萨布兰卡会议关宁“安纳吉姆”战役的决定,中方代表是何总长和宋部长,英方代表是迪尔和韦威尔,史迪威和阿诺德、索默维尔、比斯尔作为美方代表出席会议。
三方代表一致同意于1943年11月发起“安纳吉姆”战役。
中国驻印军将出动2个师,从印度利多穿过胡康河谷,向密支那。八莫方向进攻;中国远征军出动11个师,从云南向景栋、腊戍、八莫方向进攻;两军会合之后,向曼德勒发动攻击。英印军出动9个师,以3个师从印度英帕尔攻占加里瓦,渡过亲敦江后与中国军队会攻曼德勒,并挥师南下;以1个师从缅甸酉海岸登陆,进攻阿拉干地区;以5个师在缅甸南部登陆,向仰光发动进攻。
会议预定盟军将在1944年1月攻占仰光,5月占领整个缅甸。
三方代表还共同研究了中国方面提出的把对华空运物资提高到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