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卧薪尝胆(二) 字数:10759(1 / 6)
自从在中途岛遭到惨败以后,倭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就不再像战争一开始时候那样风光无限了。资源,这个困扰倭国的最大问题,使倭国不得不打起它控制下的那些傀儡政权的主意。首当其冲的就是在南京的伪国民政府。除此之外,他们试图在中国关内再次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作战,以此逼迫重庆国民政府放弃抵抗,服从倭国,从而既使得倭国的军力可以从中国撤出,投入到太平洋战场,另外也可以进一步搜刮中国的资源,为倭国的侵略战争服务。
1942年7月,南京大屠杀的元凶之一,时任日军参谋总部次长的陆军中将冢田攻调任侵华日军主力部队第11军司令官,其首要任务是准备执行进攻重庆和西安的5号作战计划,企图将侵略魔掌伸向中国的战略后方。正当他野心勃勃地准备大动干戈之时,南进日军在太平洋的瓜达尔卡纳尔遭到美军惨重打击,日军大本营为此不得不召集冢田攻等赴南京商讨5号计划是否继续执行问题。
会议结束后,冢田攻于12月18日乘79式飞机返回汉口,途经安徽省西部太湖县境上空时,被驻守大别山区的中国军队第5战区第138师高炮部队在试炮过程中意外击中,坠毁在弥陀区田家乡筋竹冲,冢田攻当即毙命,机上10人无一生还。事后,附近村民将10具“像烤焦的黄鱼”一样的尸体推埋在一个大坑里。后来,他被追晋为陆军大将,是抗日战争中被中国军队击毙的日军陆军最高将领。
12月20日,南京伪国民政府主席汪兆铭奉其主子的命令再次访问倭国。
1943年1月席7日,倭国驻汪伪政权“大使”重光葵奉命会见汪兆铭,向其传令迅速签订关于倭国废除在华治外法权和交还“租界”的条约,以抵制美、英准备与国民政府签订废除在华治外法权的新约。
1月9日,汪精卫与倭国驻汪伪政权“大使”重光葵于南京签订“日汪共同宣言”,亦称《日华共同宣言》。为动员傀儡政权协力进行大东亚战争,倭国制定了加强汪伪政权地位的“对华新政策”。签订此宣言,表示双方将在军事、政治、经济诸方面“作完全之协力”:汪伪政权为适应参战需要,并将其统治区转入“战时体制”轨道。
同一天,汪伪政府根据倭国政府的指令向美、英宣战,宣称与倭国并肩参加“大东亚战争”。这意味着汪伪政府彻底和倭国人绑在了一辆战车上。
1月11日,美国国务卿赫尔和中国驻美大使魏道明代表各自国家政府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签订“中美新约”,全称《中华民国和美利坚含众国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主要内容为:废除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取消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及其有关特权;废止美国在北平(今北京)使馆界和上海、厦门公共租界的特权;废除美国船舶在中国领水内沿海贸易及内河航行的特权;废除美国军舰驶入中国领水的特权;中国则不得取消或以任何理由追究美国人(包括公司及社团)或政府在中国领土内现有关于不动产的权利。
这个新的条约,在承认了美国既得的部分物质利益的前提下,废除了美国根据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取得的在华特权,尽管这一条约不能说很完美,但是毕竟相对来说还算是一个平等的条约。
2月17日,中国最高统帅夫人宋女士从暂时居住的纽约抵达华盛顿,美国总统罗斯福夫妇亲自前往迎接,宋女士和随行的外甥孔大公子、外甥女孔二小姐等人在白宫住了十一天,受到了上宾的礼遇。接下来,宋女士在美国各大城市,展开巡回演说。这个看上去似乎娇柔病弱的小女人,立即展现出坚毅锋利的另一面。全程共计46天。访问地点依序为华府、纽约、母校马萨诸塞州韦尔斯利女子学院、波士顿、芝加哥、旧金山和洛杉矶。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站,便是华盛顿之行,因为2月18日,她将在罗斯福总统接待之下,到国会发表演说。
1943年2月18日,宋女士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宋女士使用一口流利的美国新英格兰口音的英语在美国会众议院大厅发表了用时二十分钟的演说,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国会演讲之一,是第二位女性登上这个讲台。当时美国的外交军事政策的重点摆在欧洲战场,宋女士努力想扭转这种“重欧轻亚”的政策,因为这种政策使得中国被放在了同盟国家里的一个不显眼的角落,而向来表现的傲慢自私的英国人显然是这种政策的最大受益者。她不断提醒美国听众,当时在倭国掌控下的资源,已经比德国还多,而且因为没有受到盟军的威胁,倭国正日复一日地强大。她演说时所采取的诉求,显示出她对于美国文化的了解深刻。宋女士强调,中国的抗战对美国也是一种帮助。宋女士是这么分析的,就是由于中国的抗日,所以美国才获得了一个和平发展的环境,如果没有中国在始终如一的坚持着抗战,倭国人在太平洋上的兵力和资源的投入将是更加巨大的。
宋女士在结语中的一句话,获得了满堂彩,她斩钉截铁地说:“我中国人民根据五年又半之经验,确信光明正大之甘冒失败,较诸卑鄙可耻之接受失败,更为明智。”众院议事厅爆出了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