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衣带遗诏(3 / 3)
何憾 !”
“皇太子慈烺聦明仁孝,至性天成,宜即皇帝位,其务守祖宗成法进学修德任贤使能节用爱人,毋骄毋怠。”
“义子慈烨器量纯全,志秉忠贞,其南讨流寇北伐清虏,其功甚巨,兼之才忧经济,绥靖边疆,洵为不世出之名臣。特遗命以北伐平虏之功,加封为辽东郡王,命与首辅周延儒、次辅吴甡、左都御史刘宗周同为顾命大臣,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
“申外文武群臣其同心辅佐,以共保宗社万万年之业。”
“丧礼悉遵先帝遗制,以日易月,二十七日释服,祭用素羞,毋禁音乐嫁娶,嗣君以继承为重,敕礼部选婚,可于今年举行,毋得固违。宗室亲王藩屏是寄,不可辄离本国,各处镇守总兵巡抚等官及都布按三司官员,严固封疆,安抚军民,不许擅离职守,闻丧之日,止于本处朝夕哭临三日,进香各遣官代行。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所属府州县并土官及各布政司南直隶七品以下衙门,俱免进香,诏谕天下咸使闻知。”
宫中在发丧,周延儒和吴甡最后还是求见了周皇后。
“娘娘,本朝祖宗法制,有内阁拟票,秉笔太监批红,就算太子继位还年幼,可又何必还要设顾命大臣辅政?太子大位早定,以皇后之贤,绝不至有负大行皇帝。尤其是陛下封赐姓王爵,有违祖制。而赐朱慈烨王爵,又以他列入顾命大臣之列,岂是合适?”
“既然封朱慈烨为王,那万万不可再令其为顾命辅政,娘娘,请以本朝祖宗法制,令朱慈烨早日就封藩国,永为朝廷屏藩,不可辄离本国,如此,方可免将来之祸乱矣。”
周皇后坐在帘后,对于两位阁老劝说,并没有听进去。她虽为皇后,可平家出身,身为后宫之主多年,也向来淡泊少争。如今皇帝大行,太子才十二岁,离成年亲政还早,周皇后也无意要垂帘听政。
封慈烨为王那是皇帝早先亲自对她说过的,她相信那遗诏是真的,是大行皇帝亲自所立。既然大行皇帝特别选了四位顾命大臣,还让慈烨为四顾命之一,她就相信大行皇帝的安排自有深意。
“大行皇帝遗命不可更改,两位先生就不必再提此事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