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剑指秦川 第二百四十五章 鹿死谁手(八)(2 / 3)
一声怒吼,就向门口冲去。
能进小屋的人,都是和侯大勇关系密切之人,横行相貌凶狠。记忆力却着实惊人,只要到过小屋之人,它都牢牢地记在心中。
杜刚一支脚刚刚迈进小门,就看到了一个硕大的毛脑袋,森森利牙就在眼前,杜刚在战场上杀人无数,从来没有胆怯,但是在横行、霸道面前却总是有些惴惴不安,他用双手托着横行的粗壮的前肢,忙道:“横行。别闹。”横行精力特别旺盛,它紧紧扑住杜刚,用低沉地胸声打着招呼。杜刚无可奈何地对着林中虎喊道:“阿虎,快把横行招呼住。”
横行、霸道跟林中虎最亲,只要林中虎一声令下,横行、霸道就会毫不迟疑地立刻执行,这也是林中虎最为得意之处,时常为了此事向罗青松炫耀。
参军封沙听到了杜刚的声音,从偏房走了出来。道:“杜郎,你到小厅稍坐一会,节度使有事还未过来。”封沙现在已成为侯大勇颇为信任的谋士,许多大事皆由其操办。说话办事。自信心也就满满的。
林中虎见参军封沙走出门。就满脸笑意发话道:“横行,回来。”
一串鸽哨从空中响起。随后一只鸽子“扑腾腾”从天而降。
小院之中,横行、霸道两条大狗称雄于地面,它们俩一心想袭击院内角落的鸽子,可是名为“郑和”的鸽子们也是极为精明的家伙,它早就知道下面地两条大东西对自己不怀好意,警惕性高得惊人,从来不飞落到两条大狗的势力范围,而总是高高在上、悠然自得地俯视着两个不怀好意的大家伙。
杜刚在小厅里坐了一会,孟殊也来到了小厅。
如今孟殊成为杜刚地大舅子,两人关系自是非同一般,经侯大勇同意,孟殊主要掌管富家商铺,飞鹰堂的具体事务,就全部交给杜刚来负责,飞鹰堂的活极经费仍然由富家商铺单独列帐处理。
孟殊和杜刚等了一会,侯大勇还没有回来,封沙就命亲卫送来一盘围棋和茶水,请两人安心等候。
到了中午,侯大勇仍然没有回来。
中书门下,范质、侯大勇、王蒲、魏仁浦、王著等人围坐在一起。
范质心中极为恼怒,在心中狠狠地骂道:“符家小女子真以为自己是大汉吕后、大唐武皇,竟然数次驳回我的奏折。”范质用眼解瞟了一眼端坐不语的侯大勇,他心里十分清楚,没有侯大勇的支持,符皇后绝对不敢轻易否决宰相们的提议。
范质再次提出了自己地观点,“禁军主力大部分随着赵枢密北上抗敌,大梁城不过有铁骑军一万人,实是一座空城,必须要加强帝都的力量,不知为何陛下屡次不同意辅政大臣的意见?”
“若论兵精将勇,禁军自然是第一,其次就要算各地边军,抽调一些边军到大梁,整训成新禁军,确实是当务之急。”魏仁浦做过数年枢密使,他虽然没有在一线带过兵,对军队作战并不在行,但是对大周各军的状况极为了解。
王溥也赞成此议:“范阁老地意见是对地,六部禁军共有十二万,北伐之战,禁军总地伤亡有三万多人,虽然补充了青州军和德州军,也只有十万之数,这里面还包括了汴河水师的二万人,如今赵枢密带着六万五千人北上御敌,京城中不过一万多人,力量实在太过薄弱。若南方、西方出现紧急之事,朝中根本无兵可用。”
侯大勇默不作声,符皇后两次驳回范质地提议,他正是始作俑者。
调哪一部人马入京,事关京城安危,是极为敏感的话题,亦成为各位宰相较劲的焦点。范质提出从两个地方调动人马进入大梁,一是李重进部调一万军队,二是从安审琦部调一万军队。
这个方案侯大勇自然不能同意。
柴荣驾崩以后,侯大勇就在谋划调动黑雕军进入大梁,却一直没有合适的借口调动黑雕军南下,赵匡胤和范质联手之后,侯大勇更加坚定了调动黑雕军南下的决心。
陛下对大事有最后的决定权,这是由侯大勇提出、经众辅臣同意的制度,范质两次提议被驳回以后,有一肚子无名火却无法发泄,被迫再次请辅政大臣一起议事。
王著虽是新任宰相,却是是柴荣旧人,王朴为人严肃,王著为人潇洒无羁,他们俩人最得柴荣信任,柴荣病重期间,曾专门召见过他,让王著尽收辅佐柴宗训,在各位宰相中寻求平衡,不让一人独大。
此时,王著表面平静,大脑却飞快地转动着:
唐朝初期恢复府兵制,较隋朝更为完备。府兵为基本的常备军,分为隶属于皇帝的十二卫和皇太子的东宫六率,统称为禁兵;驻防边境的军事机构称镇、戍,主要任务是配合军队防卫边疆。
自唐睿宗时起,开始设立节度使,天宝中期,节度使增至安西、北庭、河西、范阳、平卢、陇右、朔方、河东八个,这些节度使各镇一方,所辖兵力极为雄厚。安史之乱后,军阀占据地的节度使,形成了半独立的政权,即使表面上听命,也始终是唐朝政府力量所不能控制的地方割据军阀。
柴荣吸取了晚唐的教训,着力加强了禁军的建设,不断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