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剑指秦川 第二百三十九章 鹿死谁手(一)(2 / 3)
赫的侯相,见到马队,也就不再盘问,只是恭敬地避在一旁,让侯相一行通过。
“历史,就如一盆有汤有水地大杂烩。谁又能分得出真假。”想到自己的经历和柴荣地宿命,侯大勇又不断地摇头。
“柳城尉,是你吗,你何时成了禁军军官?”侯大勇正在策马而过,忽然看到了军士中的柳江清。
在禁军主力北伐之时。宣徵北院使昝居润成为权东京副留后,主要责任是负责京城的治安,柳江清就成为了昝居润地直接下属,在昝居润的提携之下,柳江清在担任城南尉的同时,还担任了京城左厢巡检。左厢巡检是禁军中的中级职位,原来由张令铎担任。张令铎随军北伐,就由昝居润从中斡旋,由柳江清接替了这个职位。
柴荣回到大梁城后,重病在床,大梁形势骤然紧张起来,柳江清这种极别的官员。都要分别带队巡逻,这才偶遇了侯大勇。而侯大勇回道大梁以后,主要精力都在柴荣身上,并不知道柳江清已有军职此时看到他率领着一队禁军在巡夜,不觉感到奇怪。
柳江清听到侯大勇相询,神情颇有些尴尬,可还是硬着头皮来到侯大勇马前。
柳江婕回到大梁之时,箭伤已经大大好转。虽说没有痊愈,可是已经能够自由行动,她没有回到军营,也没有回到灵州会馆,而是住进了侯大勇为她在南城买下的小院子,安安静静地养伤,此时柳江婕的心境和初到大梁时完全不同,以前总觉得是匆匆过客,如今心有所属,这大梁城在眼中也就有了另外一番意味。
柳江清对于妹妹地选择是又急又怒。他是里奇部大长老的儿子,虽说里奇部和大周相比,就如蚂蚁和大象,可是柳江清是里奇部大长老的儿子,又是令人尊敬的石山书院教师,其身份和经历都让其颇为心高气傲,他根本没有想到妹妹柳江婕会成为侯大勇小妾,尽管侯大勇权倾一时,威震八方,柳江清还是很难接受这个事实,只是妹妹主意已定,侯大勇又权倾天下,他亦不敢过分威逼柳江婕。
此时,柳江清看着侯大勇的眼神有些复杂,行过军礼之后,柳江清站在侯大勇马前,嗫嗫道:“末将现任京城左厢巡检。”
京城巡检职位虽然并不高,却处于风口浪尖,和城尉一样,都是风险高升职也快的职位。柳江清有才学有胆识也有手段,是个可造之才,只是京城水太深,稍不注意就要淹死会水人。
此时人多眼杂,侯大勇也不便多说,他话中有话地道:“大梁城是帝都,左厢巡检和城尉这两个职位都非同小可,柳巡检要好自为之。”不等柳江清加答,侯大勇挥挥手,道:“你去吧。”
回到府中,侯大勇在书房小院和主院之间犹豫了一下,还是回到了主院,随着“嘎吱”一声轻响,侯大勇推开了虚掩地大门,这个声音虽然并不美妙,可是侯大勇却觉得此音是如此的熟悉和温馨,主院主屋闪着一丝灯光,灯光如溪水般流向了小小的院子,在偏房的两个使女连忙走了出来,侯大勇摆摆手,自顾自进了主屋。
符英肚子已经凸了出来,她坐在灯下,专心致志地缝着小衣服,旁边胡桌上放着厚厚地一本帐册,看到侯大勇进屋,随口问道:“陛下的病情如何?”
按符英的身份,自是不必亲自动手缝制衣物,只是符英觉得能亲自为未出世的儿子或女儿做亲衣,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因此,总要亲手为未出生地宝贝缝制一些衣物。
“时好时坏,太医一点办法也没有。”侯大勇知道她的心思,看见妻子对着油灯缝制衣物,也不觉奇怪,他坐在床边,一边答话,一边随手翻了翻桌上帐册,富家商铺就如会变魔术的金手指,已给侯家带来了太多的利润,财富对于侯家,只不过是数字的增长而已。侯大勇暗自盘算着,若把这些财富变成战马和武器,不知是否够用。
“阿郎在想什么,怎么不说话。”符英看着侯大勇有些发愣,就放下小衣服。
侯大勇没有正面回答,却道:“赵匡义这个小子,平时不是挺有能耐,为何动用如此人,却连智能大师也找不回来。”
符英叹息一声:“智能大师是世外高人,说不定此时正在哪一个深山老禅寺里,没有一点消息,如何寻得到。”
侯大勇脸色突然极为凝重,声音低沉地道:“只怕陛下过不了这一关,晋封符小妹为皇后,封宗训为梁王,已有安排后事之意。”
符英只是默默地点头。
“俗语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古以来,稍有托孤大臣能有善终,想到这里,我总觉心中闷得慌。”
符英劝慰道:“宗训是我的侄子,皇后是符家小妹,我们有什么好担心的。”
侯大勇把头轻轻靠在符英隆起的腹部之上,过了良久,慢慢抬起头来:“大唐灭亡这数十年间,你何曾看到有忠心耿耿的臣子,谁有兵权,谁就有可能是九五之尊,若陛下驾崩,剩下无权无势只有虚名的孤儿寡母,只怕大周朝又会掀起腥风血雨。”
符英出生于官宦之家,如何不知其中诀窍,听了此语,她仍然脸色微变,“谁有这么大地胆子,敢做如此大逆不道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