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剑指秦川 第一百八十六章 庙堂之高(十四)(2 / 3)
隐瞒了里奇部诸事,只是从灵州讲起。
酒过三巡,众人均有醉意,矮个子刘程随口道:“今年考试与往年相比有些变化。”说完之后就举着酒杯和吴归思碰杯。
柳江清是石山书院的教师,受长老会委托,管理照顾这十三人,他专心地听着刘程的话,谁知刘程说了半句就没有下文,柳江清等了一会,终于还是忍不住了,就问道:“刘兄,今年考试究竟和往年有什么不同?”
刘程惊讶地道:“柳兄真的不知道,去年十月,兵部尚书向陛下递了一个条陈,请求开制举,陛下已经同意了,今年制举有三科,其一是贤良方正能直言极柬科,其二是经学优深可为师法科,其三曰详闲史理达于教化科。”
唐代科举有常举和制举两类。
常举每年举行,于进士科外,复置秀才、明经、明法、明字、明算等多种。学馆的生徒可直接报考,不在学馆地自行向州、县报考,合格后再由州县送中央参加考试,应试着已进士、明经两科为最多,考试的内容,进士已诗赋和时务策,明经则着重于儒家经典的记诵。
而制举由皇帝直接立定名目,有是贤良方正直言极柬科,文辞清丽科,博学通艺科,武足安边科、军谋越众科、才高未达沉寂下僚科等百十余种。士人和官吏都可以参加考试,考中以后,原是官吏地立即升迁,原来不是官吏的,也立即由吏部给于官职,但制举出身当时并不被视为正途,而看成是“杂色”。
此消息并不算新闻,在灵州之时,柳江清就知道了新开制举之事,他们一行十四人,除了柳江婕之外,柳江清等六人直奔进士科而去,李知秋等三人考制举,吴归思等四人考武举,因此,听到刘程之话,大家并没没有太多意外,成强一直在旁边察言观色,见柳江清等人神色,料是知道制举之事,成强和刘程对视一眼,也就没有继续这个话题。
酒宴结束之时,刘程、成强两人说了一些客气话,翩翩而去,柳江清出了桃源居,倒吸了几口凉气,这个桃源居价钱贵的惊人,幸好柳江清经过商,身上总是习惯多带钱,这才没有当场出丑。
柳江清等人在东逛西转,在书肆转了一大圈之后,每人都夹着心仪的书籍,竟然找不到回家之路,柳江清、吴归思等男子耻于问路,在城里如无头苍蝇一样乱窜,仍然没有找到灵州会馆,最后,还是由柳江婕主动去问路,才把众人带回了灵州会馆。
这一天有太多的新奇,众人回到会馆之后,全部聚在柳江清的房间内,议论着今天见到的种种趣事,正议论的其劲之时,会馆的一位小厮推门进来:“哪一位是柳江清,门外有人找。”
灵州会馆的门口阴暗处站着一名高个子男子,正是桃源楼遇见的成强,他看到柳江清出门,几步上前,神秘地道:“柳兄,请借一步说话。”
柳江清虽然心中满是疑惑,但还是跟着成高向会馆旁边的一个小巷子走去,两人在青石铺成的巷子里走了数百米,拐进一个雅致的小茶馆,矮个子刘程已经在里面等候多时。
两人坐定。刘程故意神秘地道:“今日和柳兄一见如故,在下就帮你这个忙。”柳江清有些摸不着头脑,心道:我没有请他们帮忙啊。
刘程取过一柄折扇,打开来,递给柳江清,折扇上是一笔漂亮的颜体,只见上写“花絮柳暗就门深,对饮悲歌泪满襟,数日莺花借落羽,一回春致一伤心。”这是“大历十才子”之一钱起写的《长安落第诗》,钱起虽然在玄宗天宝十年考取了进士,但他在科场上并不是一帆风顺,数次落第,对于失意举子的悲伤感悟颇深。
柳江清读过这首诗,但仍然不知其意,只是赞道:”好一笔漂亮的颜体。“
刘程挪了挪板凳,坐在柳江清身边,道:“柳兄,在下在大梁二十多年,对科举知之甚深,科举考试,用一个字概括,就是难。”
刘程举着手指,算道:“想当初,唐太宗在位二十三年,由科举如仕着一共二百二十四人。每年平均不过十人,虽然后世不断增加,也是万中取一,太多的举子终其一生也没能跳上龙门,这只是其一。而考取了进士,只是有了出身,接着还必须经过吏部的复试,吏部复试对于像柳兄这样才高八斗却没有关系的寒士无异于不可跃之天山,当年韩愈三次参加吏部复试均落选最后只有到宣武军节度使董晋部下作幕僚,这才踏上仕宦之路,这是其二。”
柳江清知道刘程必然话中有话,假作不悦道:“刘兄不用说了,考试再难,在下既然已经来了,总要试一试。”
成高轻轻“哼”了一声,用手敲着胡桌,道:“刚才刘郎说了,和柳兄一见如故,我两才帮这个忙,换做一般之人,就是跪地相求,我也不肯帮忙,今日柳兄若肯听依计行事,必能让你金榜题名。”
柳江清在石山学成以后,在军队和商行皆任过职,见识也算不凡,听到这里,已明白两人一直在引自己入局,就道:“大家都是兄弟,就打开天窗说亮话吧,如何才能让我金榜题名。”
刘程闻言“哈、哈”一笑,道:“果然没有看错人,柳兄是个明白人,实话对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