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剑指秦川 第九十八章 鏖战西北(十一)(2 / 4)
,灵州军士们根本没有想到,党项军今晚的攻城行动,会如此坚决而凶狠,一时之间,城墙上险象环生、危如悬卵。
灵州军增援得也极为快速,一队队灵州军士沿着城墙和环城道,不断奔向东城门,把攻进城内的党项军死死压在了东城门处。
东城门城墙上的校尉王高拿着一柄长长的陌刀,这是他最喜爱的兵器,指挥着守卫东城墙的四百多军士,死死守住党项军上城的道路。一些军士们抬起椎木。使劲地向城下的党项军砸去,每一根镭木扔下去,就有无数地党项军被砸死砸伤,另一些军士掉转弩弓,对着攻入城内的党项军不停地射击。
灵州校尉王高见到城内的党项人疯狂地向城墙上进攻,马上明白了他们的意图。高声骂道:“想开悬门,做梦去吧。”随后,王高严厉地对着守在辘驴旁边的军士道:“砍断辘驴的绳索。”这是为了防止万一地应急措施,只要绳索一断,悬门就很难被提起来,即使城内的党项人攻上了城墙,也无法打开悬门。几名专门专门看守、操作辘驴的军士闻令后,用锋利的大斩刀拼命地砍辘驴上粗大的绳索。校尉王高看着绳索被砍断,便提着陌刀,快步返回登城道口。
登城道口处,灵州军士居高临下,用刀砍。用枪刺,用箭射,短短的一会时间。数次把冲上来的党项军打了下去,党项军的尸体辅满了通向城墙地阶梯。飞云梯上的党项箭手,看到了登城道口处的激战,他们不约而同地把铁箭射向了守在道口处的灵州军,这些隐藏在箭屋内的党项箭手,箭法着实了得,每发出一箭。就有一名灵州军士中箭倒地,守在道口处地灵州军士受到突袭,出现了一些混乱,向上猛攻的党项军趁着这个时机,突上了城墙。
校尉王高指挥军士砍断悬门绳索后。转身就看见十数名浑身浴血的党项军士冲上了城墙,他大喊一声,几步跨到道口,猛地横扫陌刀,将一名党项军砍翻在地,党项军数名军士见他勇猛,纷纷向他扑了过来,王高毫无惧色,挥动着陌刀左右横扫,势不可挡。
陌刀是唐步兵所持地双刃长刀,它自西汉斩马剑发展而来,由双手持握,两面有刃的特点又使得陌刀在横扫的时候对付不同方向的敌人不用转腕,党项军士手持一米多长的腰刀,根本不能抢进陌刀的刀圈中,交手不过几个回合,三名党项军士惨叫着倒在了王高的刀下,党项军不敢掠起锋芒,被逼得连连后退,镇定下来地灵州军士围了上来,把冲上来的党项军士全部砍死在城墙上,缺口重新又被堵住。
王高的勇猛动作,吸引了飞云梯上党项军士的注意力,十几支铁箭从黑暗中窜出,射向了王高。王高正杀得性起,没有提防空中射来的冷箭,后背连中四箭,巨大地冲力使王高摔倒在地,亲卫们赶忙用盾牌护住王高,把他拖到城练后面。
牙将王腾骧此时率着一千多军士赶到了东城门的城墙上,王腾骧久经沙场,作战经验极为丰富,他眼看着侄子被射倒,并没有过去看一眼,而是迅速根据战场形势发出数道命令:
“放火箭,烧掉飞云梯。”
“抛下燕尾炬,烧掉辑朝车。”
“五十名弓箭手,射杀城墙内的敌军。”
“抛镭木、石块,不让党项人靠近城墙。”
“钩将手,将长木梯全部推离城墙。”
“弩手全部到马面上去,集中力量射杀党项军的弓箭队。”
几道命令发出后,军士们各依命令,紧张而有序地去完成各自的任务,城墙上混乱的局面很快就得到了控制,。
飞云梯本来是悬在半空中,里面的军士依靠箭屋为掩护,向城墙上射击。灵州军的火箭战术分为两个步骤,数十名箭手先向飞云梯射出一轮特制的油箭,油箭前端绑有一个小竹筒,竹筒里有火油,油箭射到飞云梯后,竹筒在冲力下会破掉,火油就流到飞云梯上,油箭发射完后,箭手再把点燃的箭支射向飞云梯。灵州城上的火箭上发射完毕后,四架飞云梯就成了半空中的巨大火炉,躲在箭屋内的箭手受不了烈火的灼烧,顾不得箭屋高达十多米,纷纷从上面往下跳。
燕尾炬的前身是火插木,用韦草灌油蜡制成,形状如同燕尾,故称燕尾炬,数十只燕尾炬被丢在门洞处,门洞处很快火焰四起、浓烟滚滚。辑期车内的军士进入门洞后,正在猛劈悬门,只是因为悬门厚巾羔又包有叭从,党项军的大力士们急切之间也奈何不了悬门,不过。在八”上们奋力的劈砍下,悬门出现了一个个缺口。燕尾炬的火焰烧不到大力士们,但是韦草灌油蜡后,发出十分呛人的浓烟,城门洞口很快全是浓烟,大力士们被呛得实在受不了,被迫向外跑,而城墙上劈头盖脸砸下来地擂木、石块和重重的沙袋。形成了一个死亡地带,大力士们刚冲出门洞,就被砸倒在城门外,不断落下的镭木、石块和重重和沙袋,把东城门死死封住。有两名大力士见势不妙,赶忙退回门洞,很快就被浓烟熏得昏迷在地。
马面是城墙土的一种特殊设施。陡直的城墙虽不利敌军攀爬,但同时也会增加城下死角的范围,马面为解决死角问题而应运而生,马面突出在城墙外侧,与城墙合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