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剑指秦川 第七十七章 回到大梁(九)(2 / 3)
背渐渐浸出一些汗水,空气中淡淡的花香,让他颇有些心慌意乱。
符英没有注意到孟殊的窘态,她用纤细的手指,翻动着暗灰色的帐册,帐册上呆立着的数字,在符英眼中,都是鲜活而有生命的,里面有许多让人高兴或沮丧的故事。
“沧州,你到过沧州的,郎君就是在沧州组建的黑雕军。我也是在沧州认识郎君地。”符英对沧州故事总是百说不厌,在沧州的一个小商铺里,她偶遇侯大勇,她当时怎么也没有想到,那个看上去黑黑的粗壮军人,竟是自己生命中的另一半。“沧州田庄收成逐渐在下滑。问问富巩这是怎么一回事,富巩是个聪明人,吃了这么一个大亏,应该记住教训了。”
“富巩倒是卖力,他再不好好干,把这个饭碗弄丢了,他一家人的日子也不会好过,这次不怪他。沧州久旱无雨,欠收是肯定的。”孟殊尽量客观地解释道。
“现在商铺地生意做得这么大,各地的产业相距是那么远,不可能事事亲为,只怕是有些商铺和田庄的掌柜腰包已经鼓鼓的。要想一个妥善解决的办法,富巩的事情是个教训,要时时记在心里。”符英知道沧州旱情。她实在有些不放心富巩。
孟殊挪动了一下腰身,他着实有些佩服眼前这位柔柔的小女子,每次看过帐册,总会发现一些要害的问题,符英提出地问题,也恰好是孟殊绞尽脑汁想要解决的问题,他已经有些想法。不过还没有成熟,“我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正在想办法解决,不过具体怎么办还没有定策,富家商铺最大的问题是他太大了。富家商铺就如南方的大象一样,已经是庞然大物了,大梁总铺动辄出入成千上万的银两,稍有不慎,损失就会让人难以接受。”
符英皱着眉头,一时也想不出好主意,道:“按照规距,各地商铺留足了本钱后,近地地方每隔三个月,稍远的地方每隔半年,就要把赚到的钱送到大梁总铺来,这运送费其实是一笔不菲地费用,这些事情还真不好解决。”(文'心'手'打'组'手'打'整'理)
“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富家商铺太大了,大梁总铺除去马夫、厨师等干杂事的仆人,真正做事的不过一十四个人而已,他们要面对全国四十七个分店,杂事太多,每天连轴转也忙不过来,前几天,小九,总铺最年轻的小伙子,累得趴下了。”孟殊把飞鹰堂和富家商铺分得很开很清楚,飞鹰堂用富家商铺的作为掩护,可是,富家商铺真正的管理者,绝不参与飞鹰堂地任何活动,只管专心致志做好商铺的事情,这一点,得到了侯大勇和符英的同意。
“总铺人少,可以再从各地商铺选一些成熟、忠厚的年轻人过来。”
“增加人手是一个办法,我还想到另外一个办法,富家商铺东、西、南、北四处都有,不同地方的环境、物产和风俗又相差很大,总铺地指挥时常有不切合实际的地方,我想,不如在东、西、南、北四个地方各设一个大店,管理当地的各个分店,总铺的精力用来抓大店就行了。”
符英没有马上回答孟殊,她翻了翻手边的帐册,又站起来,侧房的右墙上挂着一幅地图,这幅地图出自黑雕军狮营之手,绘制得极为详尽。地图上有一些特别加了红色的小点,那是富家商铺在各地的分店,四十七个红色小点分布在大周版图的东南西北各地,而一个大大的红圈,就是设在大梁的总铺。符英神情专注地用右手食指点着地图,纤细的食指从大梁出发,沿着几条官道,掠过许州、凤州、泽州、青州、大名府、京兆府等城市。
孟殊一直端坐着和符英面对面在讨论,符英起身后,他挺直的腰身才稍稍松了一下,他惊奇地发现,符英看地图的方式和侯大勇十分相近,特别是用食指在地图上行进的方式,两人几乎一模一样。只是,身着紫色长裙的符英,背影也是如此的优雅,头发上轻轻晃地的小小玉、雕,如一只活灵活现的小鸟,充满着活力,而侯大勇站在地图边,给人感觉就如一把正在寻找食物的饥饿长刀。
”孟掌柜的想法很有些道理,只是分成东南西北四个大店也有不少问题,我一下子也说不清楚,你回去再仔细斟酌斟酌,把方方面面的问题考虑周到,我基本上同意了这个方案,只是有一些细节问题还有待商
孟殊婉拒了符英留他吃午餐的建议,说了一上午,他也有些累了,靠在马车上。随着马车轻微的颠簸,车厢的窗框掀了起来,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在眼前慢慢地晃过,孟殊回想着符英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随口哼音家乡小调。莫名其妙地高兴了起来。
架车的老把式是个极解人意的中年人,他听到孟殊极为难得地哼着小调,知他心情不错,拐过街角就有一个烧饼店,老把式有意放慢了马车地速度,回头对着孟殊道:“孟掌柜,前面是和记烧饼店,停不停?”
“我不下车了。你去买十个烧饼吧。”富家商铺总铺开在大梁后,孟殊大部分时间就住在大梁,他和妹妹孟真相依为命,孟真自然也就跟着来到了大梁。孟殊是个谨慎的人,他亲眼目睹了富巩由富贵的高峰摔下低谷。他不愿走富巩的老路,没有重要事情,他一般不带随从。只是带着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