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如果这是宋史 > 两汗对峙,各自指责,开战在所难免。

两汗对峙,各自指责,开战在所难免。(6 / 6)

襄阳城在坚守六年之后终于陷落。与其说敌人太强大,不如说己方太弱小。于国家生死存亡之要冲,没有投入全国之力防守,其间还自乱阵脚昏招不断,怎能不失败呢?

贾似道是有话说的。

他向白痴皇帝抱怨说:“臣屡请帅兵行边,陛下不许。如早听臣出,何至今日!”昔日的边境大帅威名,半点都不因这件“小事”有损。

白痴一如既往地信以为真,更加离不开师臣了。

由此及彼,既然师臣都不在意这件“小事”,那么因之而获罪的那些人也就没必要追究了。

比如误国的吕文德、投降的吕文焕。如此重罪,按宋律吕氏家族全体都要完蛋,连妇女都要像梁红玉那样被卖作官妓。

可是在庐州为官的吕文焕的三个哥哥,在静江府为官的侄子,全都免罪,连官职都不变。罪大恶极的误事王范文虎只是象征性地降了一级官。

做完了这些,白痴皇帝觉得世界再次美好,他继续投入到水深火热的卧室运动中。大约半年之后,因运动过度死掉了。

宋度宗赵禥死了,时年三十五岁。和他的前任赵昀一样,他的命非常好。在山河巨变种族沦亡的前夕,居然还能一直风花雪月,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一点烦恼一点心事都没有,尽管这是托了发育迟缓导致大脑不健全的福,也实在不愧为极品人生了。

享受之余,他的本职工作也完成得不错。

第二十一章 伯颜下江南

赵禥天天泡在女人堆里,总共生出了三个儿子。杨淑妃生的赵星七岁,全皇后生的赵昮四岁,俞修容生的赵昺三岁。

有嫡,自然立嫡。

四岁的小孩子登基坐殿,成了南宋的第七位皇帝,史称宋恭帝。赵昀那位端庄的皇后谢道清垂帘听政。

军国大权仍旧掌握在贾似道手中。

南宋的防线已经从淮河、汉江一线收缩到长江一线,按蒙古水师的力量,随时可能突破长江天险。贾似道也急了,他分兵派将固守这最后的安全底线。

命汪立信为京湖安抚制置使兼湖广总领,赵溍为沿江制置使兼淮西总领,殿前都指挥使陈奕率水师守卫鄂州至黄州的长江防线,李庭芝、夏贵分任淮东、淮西安抚制置使。

汪立信是其中比较特别的一位。

汪立信,进士出身。这人难得生就一颗理智平常心,在如此的乱世中,当国家危亡于呼吸间的紧要关头,看得清理得顺天下大事。他给贾似道提出了三条建议,以应付南宋危局。

第一,将内地,包括江南以及原两淮区域的兵力尽量抽调至长江北岸,组建起一支五十万人建制的抗元大军。这些军队在长江防线上划地防守,百里一屯,屯有守半,十屯一府,府有总督。这是上策。

第二,礼送郝经回国,按鄂州大战时所答应的岁币给付,哪怕算上这些年的陈欠加利息,也要干脆利落地付清,以图延续战期,赢得时间。这是中策。

第三,投降。虽然是下策,但战败而降,和不战而降的待遇还是有差别的,尽量往好里争取吧。

身在局外,每个现代人都能看出汪立信这三条建议的好坏。身在局内,作为贾似道来说,汪立信这个人就太坏了。

不识抬举,念丧经!

汪立信有一只眼睛是坏掉的,贾似道一把摔了汪立信的信,破口大骂:“瞎贼,竟敢如此胡说!”汪立信立即下课。

江南的领导人因为口彩吉利的问题把重要干部罢免了。在遥远的漠北,元帝国的领导人任命了平灭江南的重要干部。

主要负责人叫伯颜。

伯颜,生于公元1236年,时年三十八岁,蒙古八邻部人。他的曾祖父述律哥图、祖父阿剌是成吉思汗的部下。他本人生于伊儿汗国,信奉也里可温教,也就是基督教。伯颜本来是蒙古派系中旭烈兀的人,跟随这位西南亚的征服者进行了远征。有一次旭烈兀派他回蒙古本部向四哥汇报时,忽必烈留下了他,做自己的近臣。

每一位划时代的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识人。伯颜带给忽必烈的绝不是每一个蒙古人都能作出的贡献,可以说,伯颜在某种程度上是忽必烈的微缩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