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如果这是宋史 > 两者互不相干。

两者互不相干。(2 / 8)

高喊不要杀他,他是头目……转眼间几十杆长枪戳来,把他活活刺死。

李全死后,二赵率军乘胜追杀,很快收复了盐城、涟水、淮安、盱眙等城,把义军的残部赶过了淮河。至此,南宋终于“战胜”了义军,结束了共十四年的动乱,维护了正统地位,彰显了国家威力。

实在是了不起啊。

这在当时是杰出的成绩,作为年度重点事项写进了南宋的政府报告。不管是军界还是政界,都为之欢呼喝彩歌功颂德。

在一片欢腾中,没有谁去翻阅陈年账本,回忆李全是怎样一百八十度大变身,从忠诚到叛变,走到与南宋不死不休的地步。

关于那段岁月,官方在讨论,史书在懊悔,说南宋是多么需要一道拦在宋、蒙之间的坚实可靠的屏障。为了屏障,都恨不得把记忆抹杀,和不共戴天的世仇金国联合。其实有那必要吗?需要那么调动情绪忍辱负重地借重女真人吗?

眼放着近百万的河朔义军,同种族共血脉的强大战力不用,却试图去抚摸沾满了同胞鲜血的仇人的手,这是什么思路、什么样的脑子呢?!

十四年间血肉横飞,在临近灭亡,清晰地闻到了更北方蛮族的血腥杀气之前,还动用一切手段砍杀本来真心归顺的自己人……

不过南宋朝廷当时是不会这样反思的,他们认定李全乃至所有义军都是毒瘤,用了十四年的光阴,损耗了巨大的国力才终于切掉了,是件大幸事、大快事。至于金国,尤其是蒙古人,都还是遥远的传说。就在剿灭李全后的几年里,蒙古内部大动荡,东亚西北大动荡……乱成了一锅粥。

此乃逍遥自在享乐无极之日也!

第十三章 亡西夏

我们把历史的指针向回拨几个刻度,去跟踪黄河以北的各种变动。

还是从西夏说起。这个由怪异的种族组建的怪异的国家总是会出各种各样的幺蛾子,这一次那位状元皇帝夏神宗终于把自己玩死了。

这人趁着蒙古西征,先是要联金抗蒙,被拒绝后又联宋伐金,没等有成果,蒙古中原之主木华黎突然率军西征,攻打西夏。大兵压境,夏神宗一下子就萎了,他第一时间低头,说永远臣服于蒙古,马上就帮忙出兵去打女真人。

如此出尔反尔,他儿子——西夏太子李德任都看不下去了,对他说金国的兵力还是有的,不如与其约和,共守国土。

状元皇帝像被踩了尾巴一样跳了起来,大叫:“你什么都不懂!”

直到这时,状元皇帝才吐露了心声。他是有才的,想到了很多很多的往事。西夏历史上最成功的皇帝可以说是开国之君李元昊,但是另一个人的成就也很高——夏崇宗。

这个皇帝在金灭辽时迅速看准形势,依附金国,在金灭辽、金灭宋的历史大变革时期火中取栗,让西夏不仅平安度过,还得到了大片土地。此时与那时何其相似,夏神宗摇摆不定,不外乎就是想趁着蒙古灭金,同样发一次夹缝财。

难道不可以吗?!金、辽是世仇,金、蒙也是世仇,只要运作得当,西夏完全可以复制上一次的幸运。只要运作得当!

所以他就不停地运作……他唯一的错处,是不了解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这人与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不一样。

不知是怎么搞的,在中国有个传统的思维方式,总是把铁木真、阿骨打,或者铁木真、努尔哈赤联系起来,仿佛他们是一个等级的。

这完全错了。

阿骨打也好,努尔哈赤也好,都只是参与了中国历史,与周边其他国家没有交集,而铁木真则完全不同,他是世界历史的重要一分子,他的业绩、他的目光远远高于古代历史的任何一个人。不管他是善的,还是恶的,这个高度不变。

这样一个人,不会死抱着祖先那点儿仇恨不放,不会把灭掉金国当成唯一目标。事实上,蒙古的首攻点是西夏。因为西夏处于蒙古发展的肋部,不灭掉它,总让蒙古军队不敢真正发力攻击远方。所以,从宏观角度上看,不管谁怎么运作,西夏的灭亡是注定的。

夏神宗不了解这些,他在为西夏的生存尽一切努力,谁反对他这一点,谁就会成为他的敌人,哪怕他是太子。

这位太子在郁闷中表示不干了,愿意避位出家为僧。他老爹满足了他,把他禁闭在灵州城里,然后不顾国破民弊,调集人马攻击金国,尽可能地讨蒙古人的欢心。

这注定是徒劳的。西征归来,史称成吉思汗灭国四十,他本人的气魄、见识、心性都达到了人类有史以来最高峰的程度,回望中原、河套一带的局势,依然很乱,但成吉思汗的内心是轻松的。

因为所有的难题都能找到答案。

关于西夏,成吉思汗下令夏神宗必须退位。状元皇帝虽然不情愿,也只能乖乖地去创造另一项纪录,他成为了西夏历史上唯一一位太上皇。

西夏的新皇帝是他的次子李德旺。太上皇在三年后去世。

李德旺是个现实的人,没有他老爹那么高的智商。根据形势,他派人去金国结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