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因为他妈妈——秃儿罕·可敦。 (1)(1 / 12)
前面说过,花剌子模的皇族是突厥人,母族则是康里族伯岳吾部族。婚姻上升到了国家程度时,往往就不附带亲情了。像小户人家强调的嫁鸡随鸡什么的根本不适用,无论是男方还是女方,都始终牢记自己的本血亲族,为之流血争利,才是最重要的。
这一点,在成吉思汗的身上也有体现。他嫁女儿的时候,给女儿的临别赠言就是——你要时刻心向黄金家族,只有黄金家族强盛,丈夫才会看重你,时刻在你身边。
秃儿罕·可敦也是这样,她把康里族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她私人的懿旨与摩诃末的圣旨同时颁行于整个花剌子模,往往两份命令同时抵达同一地区,涉及的事是同一件,可处理决定截然相反。这让当地官员怎么处理?
也有办法,花剌子模的官员们私下里商量了一下,得罪谁都不好,那么就以速度快慢为准。摩诃末和他妈的命令谁先到,就听谁的。
据说这让花剌子模的马得到了充分锻炼,速度提升了很大一截。
光是这些摩诃末还能好受点,民政嘛,在国政里算是基层权力,丢掉些不影响大局。可他妈的欲望真是不得了,这女人的手伸向了花剌子模的每一个角落,尤其是重中之重的军队。
康里族的将领们把持了花剌子模全军的绝大多数军权。
军权之后是财权。可以这么说,摩诃末冲在前面东打西杀,干掉西辽挑战巴格达,打下了大片基业,可全被他妈的族人在后面给接收了。
如此混账,还趾高气扬,摩诃末他妈的全称是——世界与信仰之保护者、宇宙之女皇秃儿罕·可敦。
有这样一位极品老妈,摩诃末再面对成吉思汗这样的对手,他不慌不乱才真是有鬼了。实事求是地说,他是前面有虎,后面有狼,内忧外患。又不忍心直接砍了亲娘,注定了只能得过且过逃跑了事。至于说为什么当初急于亲征,之前为什么主动挑衅,那就是主观之罪了。
他久经沙场,杀敌无数,动辄灭国。在他的眼里根本就没有对手,也从来没想过世上会有蒙古铁骑这种怪物存在。
闲话少说,回到花剌子模边境。成吉思汗的西征大军在公元1219年九月抵达讹答剌城,也就是把五百名蒙古商人杀死夺货的地方。城中亦难赤率两万精骑防守,粮储充足。战争爆发前夕,后方的哈剌扎汗又率领一万名骑兵驰援,这让蒙古军一时间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花剌子模号称中亚的埃及,土木建筑非常有特色,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不比中华民族的逊色。尤其是他们地处中亚,木材很少,土石众多,他们的房屋宫殿、城池战备在千年之后偶然出土,都让世人惊叹。这些在当时都转化成了蒙古的难题。
拆墙,有时比砌墙更费事。
讹答剌城的墙非常不好拆,成吉思汗试了一下,难度不比中都小。那么简单了,按照惯例,它会被全军甩在身后,当花剌子模其余的土地全都沦陷之后,它会变成一座孤岛,进而变成一座死城。
省事干脆,本小利大。
但由于城主的特殊,讹答剌城的命运也随之微调。成吉思汗决定把它夷为废墟,踏成平地,以雪商队被杀、蒙古被辱之耻。
成吉思汗留二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以及亦都护所领畏吾儿军围攻此城。其余军队分为三队,长子术赤领右军,取锡尔河下游的毡地:大将阿剌黑、速客、塔海为左军,进取上游的巴纳克忒、忽毡;他本人携幼子拖雷率主力直扑不花剌,以断绝摩诃末与河中的联系。
河中处于花剌子模的中心地段,此地失守,花剌子模全境散成一片,各处受攻的城池将各自为战,无法互援。
战区广大,战况复杂,先回到讹答剌城。这座城不愧是边境重镇,不论是城池本身,还是军队的素质,都达到了极高的强度。
五个月,他们足足坚持了小半年的时间,才被攻破。这时在他们的后方,一小半的花剌子模已经沦陷,变成了蒙古军铁蹄下的焦土。
历史留下了亦难赤的另一个印迹,此前他是无可救药的钱痨财迷,为了一点财物就把花剌子模拖进了战争的旋涡,这时他有了另一个名字——抵抗者。
这个人誓死不投降。外援逃了,他坚守;外城破了,他坚守;内城破了,他仍然在坚守。最后时刻,他身边只剩下了两名士兵,城市也没了他立足的地方,他爬上了一座高楼,箭射没了,揭下瓦砾继续向蒙古军投掷,被抓到后,宁死不屈。
这真是个奇异的人,有点不好归纳,他是贪婪的勇士,还是死不悔改的抢劫杀人犯?不好界定。无论他是什么,都具备了足够的硬度。
人性是复杂的,由他可以参见。勇武有时并一定与高贵、廉洁等美德共生。
战争临头,一个民族最需要的就是强者,哪怕这位强者不那么磊落。可惜的是,国土庞大民众亿万的花剌子模全境,这样的人寥寥可数。
右路的术赤横行千里,动辄屠城,所过之处一片哀号,没遇到任何像样的抵抗。最好玩的一幕发生在终点站毡地,蒙古军竖起长梯,从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