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精神内核女真化。(1 / 7)
这个问题很有时代特色,不只发生在南宋时代的金国,在明末清初时也一样出现过。
清初时八旗子弟席卷天下,创立大一统国家,可成功后不久就堕落成了一堆只知花天酒地吹牛皮的废物。从康熙晚期到乾隆中期,这些人别说披甲执锐上战场,就连戏台上演戏杀人,一刀砍下个假人头顺带着喷出来一腔鸡血,都会被吓得在台下一片惊呼。
历史是个大轮回,这些问题早在金国的完颜雍时期就出现了。完颜雍本人的太子都不知道女真风俗,宗室亲王们不能用本族语言交流,女真人除了梳着一条大辫子之外,已经找不出和汉人的区别了。
完颜雍下令设立女真学,选金国贵族子弟三千人入学,设女真进士科,颁行女真文译本的五经、诸子,与汉文儒生并列成两个对立体系。
禁止将女真姓改为汉姓,如完颜氏改姓王;禁止侍卫讲汉语;禁止女真人穿汉服,如果发现,重者处死,轻者取消世袭的女真爵位。
别的方面也取得了重大发展,比如榷场。宋、金国境线上再不像从前一样,只有一个每年交接岁币的区域,而是在广阔的大地上,从东方海岸线附近的泗州(今江苏盱眙西北)、寿州(今安徽风台)直到西北的风翔(今陕西凤翔)、秦州(今甘肃天水)、洮州(今甘肃临潭),都是两国贸易的窗口。此外密州胶西县(今山东胶县)是宋金海上贸易的平台。
这些地方的交易极大地提高了女真人的生活水准,他们基本上不用打仗也一样可以得到美好的东西。若不然,他们抢来的金银钱币算什么呢,不过是废铁。
当然,这也走上了当年辽国的老路,辛辛苦苦打仗赢回来的岁币都在榷场上流回了宋朝。每年金国用来买茶叶的钱就需三十多万两白银。
很无奈,可是东边吃亏西边补。金国还有与西夏的榷场,与更北方的少数民族,如蒙古族的榷场。在这两块地方,女真人继续扮演着原始形象,输打赢要欺行霸市。
收获很大。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完颜雍始终稳定,对内政策始终如一,对外更是滴水不漏,哪怕南宋方面几次处心积虑地下圈套,也被他化解到波澜不惊。
这种稳定一直持续了近三十年。
这人直到临去世前还在说:“趁我还健康,有政令未完善的、法令不统一的,都应该提出来,修改订正,我不会懈怠的。”
完颜雍让宋人绝望。在长江的南岸,赵昚像是面对着一团软绵绵的空气一样,他每一次发力想击碎些什么,都发觉打空了,造不成任何后果。
完颜雍带动着、强迫着当时所有的人一起跟他过和平稳定的生活。于官场而言,尤其是对南宋而言,这扼杀了宋人很多梦想;于百姓而言,无论是金国的还是南宋的,都会很庆幸,因为平安。终完颜雍一生,战争再也没有爆发过。
完颜雍,庙号世宗,在位二十九年,“……世宗久典外郡,明祸乱原故,知吏治得失。南北讲和,与民休息,孜孜求治,得为君之道,上下相安,家给人足”,时称“小尧舜”。
金国有多好,隔江望去,真应了一句老话:“隔岸看风景,总是那边好。”所以不管完颜雍做出了怎样的成绩,赵音都是不服的,稍有理智的宋人也都不服。
因为皇权的力度。
完颜雍在北方一言九鼎,言出法随,从没有任何人敢于打折扣。在这一点上,几乎古往今来所有的汉人皇帝都达不到。
以秦皇之威酷,得焚书坑儒之后才威加海内;李世民虽强,也总有人不断地叽叽歪歪,比如魏征;赵匡胤就更不用说了,被各种人以各种方式抵制。
隆兴和议之后,赵昚在国外是侄皇帝,在国内是儿皇帝,放眼望去,几乎到处都是阿猫阿狗,每一只都敢跳出来狂吠几声。
可现实又不容许赵昚什么都不做。客观地讲,赵构留给他的江山,比完颜亮留给完颜雍的烂摊子还要垃圾,几乎综合了全部的政府危机。
先是官吏腐败。
在临安城内,顶级高官们整天无所事事,办公桌上的文件越积越多,哪怕真的堆成了山,他们也视而不见。因为要办公的话,会被人看不起的。
那是烦琐、具象、低级的表现。
在外地,各级官吏们只于两件事:钻营投机,以便升职;巧立赋税强取豪夺,以便贿赂。
其他的,举个例子:
某一年夏天,两淮大旱,蝗虫成灾。注意,这两点加在一起,不仅让人类活不下去,连虫子们也受不了。夏季本就没多少庄稼,蝗虫们铺天盖地找食吃,结果灾情严重的地方一根草秆都看不着,于是成片的虫子只能委屈地抱住各种干枯的枝条去死。
这让当地的官员们喜出望外。一个叫姚岳的人动作最快,他兴冲冲地写奏章报告赵昚,说蝗虫自淮北以来,皆抱草木自死。这是千古未有之嘉瑞,足见陛下治国有方,感动上苍、感动大地、感动鬼神……必须隆重地庆贺一番,并载入史册纪念。
赵昚拥有很多这种臣子,是多么让人“羡慕”